艺考过了能报普通大学吗,可以的。艺考生当然能报普通大学,这事儿没任何问题。但是有个前提。你得在高考报名的时候,把这件事给办了。具体怎么做?

2026艺考生如何报考艺术类的学校
第一步,找到高考报名信息采集的那个表格。
第二步,在考生类别或者报考科类那一栏,别只选“艺术”。你要找到“文科类兼报艺术类”,或者“理科类兼报艺术类”的选项。简称就是“文兼艺”或者“理兼艺”。
你必须勾上这个。
勾上之后,你就等于给自己上了个双保险。你的身份就不再是纯粹的艺考生了,而是“艺术”和“普通”两条腿走路。
这样一来,等你填志愿的时候,你的选择就多了。
你可以填艺术类批次的学校,用你的“文化分+专业分”去投档。
而且,你也可以在后面的普通批次,填报普通大学的普通专业,这时候就只看你的文化分,跟你的艺术专业分一点关系都没有了。
举个例子。比如你美术专业联考考了260分,高考文化分考了500分。
你可以用这两个成绩去报一个美术学院的设计专业。
同时,如果你的500分超过了你们省普通本科线,你还可以在普通批次里,填报一个普通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或者市场营销专业。哪个录取了你去哪个。
不过,这里有个很重要的事,你必须想清楚。
就是转专业的问题。
假如你最后是通过艺术生的身份,被一所综合性大学录取了。比如,你被同济大学的艺术与传媒学院录取了。
进去读了一年,你觉得没意思,想转到同emsp;济大学王牌的建筑系或者土木工程系。
这个基本不可能。
绝大部分学校的规定都是死的。艺术类的学生,只能在艺术类相关的专业里转。比如从视觉传达转到环境设计,这可能行。
但是,你想从艺术类跨到非艺术类,比如工科、文科、理科,这条路是堵死的。反过来也一样,一个学物理的,基本也转不到美术学院来。
所以,你选了艺术这条路,并且被录取了,就要有在这个圈子里待下去的觉悟。
那除了纯粹的艺术学院,你还有哪些大学可以选呢?其实选择很多。
师范类大学
这类学校是艺术专业的老根据地。
国内那些名字带“师范”的大学,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等,它们的艺术专业都很早就建立了,底子厚,教学体系也完整。
去这种学校的好处是,学习氛围好,而且如果你想当个老师,那简直是专业对口。毕业拿个教师资格证,去学校或者教育机构,工作很稳定。
但是,师范类大学有个特点,就是地方保护。
它们在本省的招生名额会多很多,给外省的名额就很少。
比如,首都师范大学,它在北京可能招100个美术生,但是在隔壁河北省,可能只给5个名额。这样一来,外省的考生竞争压力就大了很多。
所以,报考之前,你得先去学校的招生官网,查一下当年的招生计划。看看在你们省到底有几个名额,别盲目去报。
理工类大学
你别一听“理工”就觉得跟艺术没关系。
恰恰相反,现在很多理工类大学的设计专业,实力强得很。
为什么强?因为它们有技术支持。
你想想,在一个全是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大学里学设计,你的设计作品会更注重逻辑和实用性。
举个例子。你在一个纯艺术学院学产品设计,你画了个杯子的草图,想把它做出来看看效果。你可能只能用油泥捏一个,或者用软件建个模。
但是,你在一个理工大学,比如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你画完图,可以直接拿着图纸去学校的机械工程学院,找那里的同学或者老师,用车床、激光切割、3D打印,帮你把模型做得跟真的一样。
这种实践条件,是很多纯艺术学院比不了的。
而且,从这种学校毕业,就业面也广。
现在很多科技公司,比如华为、小米、大疆,它们招设计师的时候,就喜欢招有工科背景的学生。因为你懂技术,能跟工程师无障碍沟通。
工业类大学
这个跟理工类大学有点像,但是更偏向于实际的制造业。
像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这些学校,它们的设计专业,都和学校的工科底子结合得很紧。
比如学环境设计、工业设计、建筑学相关的专业,优势很大。
你在这里学的东西,不是飘在天上的艺术理论,而是能直接解决工厂生产、城市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你的毕业设计,可能就是一个真实的小区景观改造方案,或者是一款可以投入生产的电动牙刷。
这种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强,毕业了能马上上手工作,企业很欢迎。
艺考生报什么大学好
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标准答案。
因为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你的。
选学校,你要考虑几个东西:
第一,你的专业水平在什么层次?
第二,你的文化课成绩怎么样?
第三,你想去哪个城市发展?
第四,你未来的职业规划是什么?
想清楚这几点,再去看学校,目标就会清晰很多。
这里我只举两个例子,给你一个参考思路。
北京师范大学
首先,你要知道,这是个985大学。
在中国,985这三个数字,就代表了顶级的平台和资源。
在北师大学艺术,你得到的不仅仅是画画技巧或者弹琴技术。它的价值在于“综合”。
你可以去旁听历史学院的课,了解不同朝代的美学变迁。
你也可以去参加心理学部的讲座,研究一下用户的视觉心理。
你身边的同学,以后可能是外交官、是科学家、是知名的学者。这种人脉和眼界,是在一个纯艺术环境里很难得到的。
而且,北师大在北京。北京的艺术资源就不用多说了,各种美术馆、音乐厅、画廊、展会,能让你看到行业里最好的东西。
但是,想考北师大,难度很大。
它对文化课的要求,比很多专业的艺术学院都要高。甚至超过了不少省份的一本线。
如果你的文化课是短板,那报考北师大就要慎重。
它的录取规则通常是,你的专业分过了校考合格线之后,最终按文化课成绩从高到低排队录取。
也就是说,你专业考得再好,只是拿到了一张入场券。最后能不能进,全看你的文化分够不够硬。
中国音乐学院
如果说北师大是“大而全”,那中国音乐学院就是“小而精”。
它是专门搞音乐的,尤其是中国音乐。
如果你是学民乐的,比如古筝、二胡、琵琶,那这里就是全国最好的地方之一,可以说是行业的殿堂。
这里的学习氛围很纯粹。
你走在校园里,听到的不是聊天声,而是从各个琴房里传出来的练琴声、歌声。
这里的老师,都是这个领域里最顶尖的专家和演奏家。
你可能这节课还在跟老师学一个曲子,下节课老师就要飞去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了。
你身边的同学,也都是从全国各地选拔出来的专业尖子生。跟这样一群人在一起,你的进步会很快。
而且,学校的实践机会也多。
比如,学校的青年乐团经常有对外的商业演出。你表现好,就能参加,不仅能锻炼自己,还能赚点零花钱。
但是,这里的竞争也是残酷的。
专业要求高到了极致。
你可能觉得自己在家乡已经弹得很好了,但到了这里,会发现比你厉害的人太多了。
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无休止的练习。如果你不是真的热爱音乐,或者抗压能力不强,在这种环境里会觉得很痛苦。
所以,选学校这件事,说到底还是看你自己。
你是想在一个综合性大学里,接触更多可能性?还是想在一个专业的环境里,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没有对错,只有适合不适合。
本内容由jinlia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c.puchedu.cn/100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