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专业到底好不好?直接说,看人。你是什么样的人,决定了这个专业对你来说香不香。
这专业学的是什么?说白了,就是让机器自己动起来。
它分三块:机械、电气、编程。
机械是身体。比如机器的架子、传送带、机械臂。你得懂这些东西怎么设计,怎么组合在一起才结实,才能运动。
电气是神经。比如电机、传感器、开关、电线。你得懂怎么选电机,怎么接线,怎么让信号从传感器传到大脑。
编程就是大脑。主要是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你用电脑写一段程序,告诉机器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遇到什么情况,就怎么反应。

机电一体化专业吃香吗
所以,你问吃不吃香?
如果你喜欢动手,那它就很香。
你小时候是不是喜欢拆玩具,拆闹钟,然后又自己装回去?看到一堆零件,就想搞明白它们是怎么工作的?
如果是,那你很适合学这个。
因为这个专业就是天天跟设备打交道。你不是在办公室里画图,就是在车间里拧螺丝、接线、调试程序。满手油污是家常便饭。
但是,那种成就感也是真的。
给你举个例子。
工厂里一条生产线突然停了。整条线几十米长,上面有十几个工站,几十个电机,上百个传感器。
所有人都围着干着急,不知道问题出在哪。
这时候你来了。
你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
第一步,先看“身体”。你顺着生产线走一圈。用眼睛看,用手摸。是不是有哪个零件卡住了?是不是哪个螺丝松了?是不是传送带断了?这是最基本的机械检查。
第二步,再查“神经”。你打开设备的电控柜。里面密密麻麻全是电线。你拿出万用表,开始测量。这个传感器有24V供电吗?那个电机的接触器吸合了吗?信号有没有正常传到PLC的输入点?你需要像个侦探一样,顺着电路图,一根线一根线地排查。
第三步,最后看“大脑”。你把笔记本电脑接到PLC上。打开编程软件,监控程序的运行状态。你看程序卡在哪一步了。是不是某个条件不满足,导致程序走不下去?比如,程序要求A、B、C三个传感器同时有信号,但现在C传感器没信号,程序就停了。然后你就重点去查C传感器为什么没信号。
当你通过这一套流程,最终找到那个坏掉的、价值几十块钱的小传感器,把它换掉。
然后你合上电柜门,按下启动按钮。
整个生产线在一瞬间恢复了轰鸣,重新流畅地运转起来。
那一刻,车间主任过来拍拍你的肩膀,周围的老师傅都朝你点头。
这种感觉,比你在办公室里做完一份PPT,要爽得多。
但是,如果你讨厌油污,看到复杂的电路图就头疼。觉得进车间是“没出息”的表现。
那你千万别报这个专业。
因为你会很痛苦。你大部分时间都要跟冰冷的机器打交道。它们不会说话,只会出问题。你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去跟它们磨。
这个专业,尤其是在珠三角。
深圳、东莞、佛山、广州,这里是中国制造业的中心。
大到汽车厂,小到生产数据线的工厂,都需要懂机电的人。
他们需要的人,不是纸上谈兵的理论家。
他们需要的是能卷起袖子,直接下车间解决问题的人。
你的价值,就体现在你能让多少台机器正常运转。
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前景挺好的。
只要中国的工厂还需要生产东西,就需要懂机电的人。
这不是一个会过时的行业,它只会不断升级。
很多人觉得,学这个出来就是当维修工。
这么说不全对。设备维护确实是很多人的第一份工作,但它只是一个起点,不是终点。
而且,别小看这份工作。这是你积累经验最快的地方。
你今天修了德国的西门子,明天修了日本的三菱,后天又接触了国产的汇川。
不出三年,市面上主流的设备你都摸过一遍。你知道它们的优点、缺点,常见的毛病。
这些经验,就是你以后跳槽、涨工资的本钱。
从设备维护开始,你未来的路有很多条。
第一条路:做设备工程师,然后做到设备主管、经理。
你一开始是修机器。后来,你开始负责整个车间的设备。
你要做的就不只是修了。
你要做保养计划。比如,哪些设备的轴承要三个月加一次润滑油,哪些设备的皮带要一年换一次。你把这些都做成标准文件,让手下的人去执行。
你还要做备件管理。根据设备故障率,提前采购一些容易坏的零件,比如传感器、接触器。这样设备坏了能马上换,不会因为等零件而耽误生产。
你还要负责新设备的导入。新设备买回来,你要组织安装、调试,培训操作工怎么用。
这条路,是往管理方向走。
第二条路:转行做自动化设计,也就是非标设计。
你修机器修多了,就懂机器是怎么设计的了。
这时候,你就不满足于只修机器了,你想自己设计机器。
这就是非標设计工程师。
什么叫“非标”?就是没有标准品,需要根据客户的特殊需求,单独设计制造的设备。
比如,一个客户是做口红的。他想设计一台机器,能自动把口红盖子盖上,还要检查盖子有没有盖歪。市面上没有现成的机器卖。
你就需要为他设计一台。
工作流程大概是这样:
- 跟客户沟通,搞清楚他的具体要求。速度要多快?精度要多高?预算有多少?
- 用SolidWorks或者其他三维软件,画出机器的机械结构。机架怎么搭,传送带怎么走,用气缸还是用电机,夹具怎么设计。
- 用电气绘图软件,画出电气原理图。选哪个牌子的PLC,配多大功率的伺服电机,用哪种类型的传感器。
- 程序编写和调试。这是最花时间的一步。你在电脑上写好PLC程序,下载到PLC里。然后开始调试。让机器的每个动作,都按照你设想的去执行。这个过程会遇到无数问题,需要你不断修改程序,调整机械。
这条路是纯技术路线,对你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
第三条路:去做技术支持或者技术销售。
你技术不错,但是性格外向,喜欢跟人打交道。
那你可以去卖自动化产品。
比如,去西门子、三菱、欧姆龙这样的公司,卖他们的PLC、伺服电机、传感器。
你的客户就是那些设备厂的设计工程师。
你不是一个简单的销售员。你需要用你的专业知识,帮客户解决技术问题。
比如,客户要做一个高精度的定位平台,他不知道怎么选伺-服电机。
你就需要根据他的负载大小、速度要求,帮他计算,选出最合适的电机型号。
你卖的不是产品,是解决方案。
这条路走好了,收入很高。
现在工厂都在搞“机器换人”、“智能制造”。
以前一条生产线需要二十个工人。现在通过自动化改造,可能只需要两个人看着就行。
这些自动化的生产线,是谁来设计、安装、维护的?
就是学机电一体化的人。
所以,这个行业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
你的工作,就是把人从重复、枯燥的体力劳动里解放出来。
最后给个建议。
如果你决定学这个,在学校的时候,别只看书。
多去实验室,多动手接线,多写写程序。
有机会就去找个工厂实习。
哪怕只是去拧拧螺丝,也能让你看看真实的工业环境是什么样的。
你要亲眼看看PLC长什么样,伺服电机是怎么转的,传感器是怎么安装的。
书本上的知识,和你亲手摸过的东西,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个行业,经验比学历更重要。你手上的老茧,就是你的资历。
本内容由jinlia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c.puchedu.cn/100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