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不好学。
但是,能学。
关键看你怎么学,学什么。

高二零基础学音乐艺考好学吗
你高二才开始,没基础。
别人三四岁就开始弹琴了。
这个差距是事实,你得承认。
所以,那些特别讲究“童-子-功”的专业,你就别想了。
比如钢琴表演、小提琴表演。
你用一年半的时间,去追人家十年的功夫,这不现实。
硬要走这条路,基本就是当炮灰。
但是,音乐艺考不是只有演奏这一条路。
你可以换个跑道。
你的优势在于,你是个高中生。
你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比小孩子强。
让你看懂乐理,分析和声,背音乐史,你肯定比十岁的小孩快。
所以,你要选那种更看重“脑子”而不是“肌肉记忆”的专业。
这样你才能把自己的优势用上。
我给你举几个例子,都是适合零基础学生的。
第一个,音乐学。
这个专业,说白了,就是研究音乐的。
它不要求你弹琴弹得像朗朗一样。
它要求你懂音乐。
你要学什么?
你要学乐理、和声、曲式分析、中外音乐史。
考试考什么?
可能会给你一段谱子,让你分析它的和声、结构。
可能会给你一个题目,让你写一篇关于贝多芬的音乐论文。
你看,这些都是考验你的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
这跟你学语文、学历史有点像,只不过对象换成了音乐。
你的文化课底子好,学这个就有优势。
而且,很多学校的音乐学专业,对乐器演奏只作为副项要求,难度不高。
你只要弹一首中等难度的曲子,不出大错就行。
这比当主项考,要求低多了。
第二个,艺术管理。
这个专业更有意思。
它一半是艺术,一半是管理。
毕业出来干嘛?
策划音乐会、管理剧团、做音乐节的市场推广。
所以它不仅要求你懂点音乐,还要求你有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策划能力。
考试的时候,除了基本的乐理,可能还会考文艺常识,甚至给你个案例让你写策划案。
比如,“如何为一场古典音乐会吸引更多年轻观众?”
这种题目就没有标准答案,看的是你的思路和创意。
这对于综合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是个好机会。
你的乐器水平同样是副项,能完整弹下来一首曲子就行。
第三个,录音艺术或音乐制作。
如果你对技术感兴趣,喜欢摆弄电脑和软件,这个方向很适合你。
这个专业是技术活。
你要学怎么用话筒收音,怎么在电脑上剪辑、混音。
你需要的是一双好耳朵,一个清晰的脑子。
你要能听出声音细微的差别,懂得用软件去处理这些声音。
这方面,大家起步都差不多,不存在谁练了十几年功的说法。
你上手快,学得好,就能超过别人。
考试会考基本的乐理、听音,还有面试,看你对这个专业的理解和热情。
所以,你看。
路有很多条。
别一上来就盯着最难的那条路,然后抱怨自己没机会。
你得先搞清楚,你自己有什么,适合什么。
然后选对方向。
选对了,高二零基础,完全来得及。
2026高二零基础音乐艺考怎么备考
想好了要走这条路,那就别犹豫了。
从现在开始,你得把时间安排得明明白白。
我给你拆解一下,分成三个阶段,你跟着做。
第一阶段:打地基(高二上学期到暑假前)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入门,搞清楚基本概念。
第一步,找个靠谱的老师。
别自己瞎琢磨。
零基础自学,很容易走弯路,浪费时间。
让老师给你做个评估,看看你的嗓音条件、手指条件、听音能力怎么样。
然后根据你的情况,帮你规划一下,到底主攻哪个专业方向。
这个决定很重要,直接影响你后面所有的努力。
第二步,啃下基础乐理。
这是所有音乐专业的基础,跟学语文要先学拼音一个道理。
你去买一本李重光的《音乐理论基础》。
从第一章开始看。
音符、节拍、音程、和弦,一个一个概念搞懂。
看完一章,就把后面的练习题做了。
做不对,就回去重看。
这个过程很枯燥,但是必须过关。
这个阶段,你的目标是看到五线谱,能马上反应出它是什么音,时值是多久。
第三步,每天练视唱练耳。
这个是“磨耳朵”和“练嘴巴”的功夫。
耳朵,要能听出音高和节奏。
嘴巴,要能看着谱子唱出来。
怎么练?
手机上下个练耳的APP,有很多。
每天抽15分钟,练习听辨音程。
比如,给你两个音,你要能听出是大三度还是小三度。
视唱,就用乐理书上的谱例。
打开手机录音,自己跟着节拍器唱。
唱完放给自己听,检查音准和节奏对不对。
一开始肯定很难听,没关系,坚持练。
这个能力是童子功,没法速成,只能靠每天积累。
第二阶段:强化期(高二暑假到高三上学期)
这个阶段,你的专业方向应该已经确定了。
接下来就是针对性地猛攻。
这段时间会很苦,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首先,你的专业课时间要加倍。
每天至少要保证4-5个小时的专业练习。
如果你选的是音乐学,这几个小时你要干嘛?
你可能要花2个小时分析一首奏鸣曲的曲式结构。
再花2个小时,背诵西方音乐史里巴洛克时期的风格特点。
然后花1个小时练习你的副项钢琴。
如果你选的是录音艺术,这几个小时你要干嘛?
你可能要花时间学习一款音频工作站软件,比如Cubase或者Logic。
你要学习怎么加载音源,怎么录制音频,怎么做最基本的混音。
然后花时间去听大量的经典唱片,分析它们的录音和混音风格。
其次,要开始刷题了。
不管是乐理还是音乐史,都有大量的历年真题和模拟题。
你要像刷数学题一样去刷它们。
通过刷题,你能知道考试的重点在哪里,出题的套路是什么。
做错的题,一定要整理到错题本上,反复看。
再次,你的专业技能要定型。
如果你的专业有演奏要求,哪怕是副项。
到高三上学期结束前,你的备考曲目必须全部确定下来。
并且,你要能完整、熟练、有感情地背谱演奏。
不能再有任何技术上的磕磕绊绊。
第三阶段:冲刺期(高三上学期末到考前)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模拟考场,调整状态。
第一,进行全真模拟考试。
找你的专业老师,或者去培训机构。
严格按照真实考试的流程来一遍。
比如,进门、鞠躬、报曲目、开始演奏,中间不能停。
演奏完,老师扮演考官,问你一些问题。
整个过程要录下来。
录下来反复看,你会发现很多自己平时注意不到的问题。
比如,紧张的时候身体会晃,表情会僵硬。
这些都是要扣分的细节。
通过反复模拟,把这些坏习惯改掉。
第二,查漏补缺。
通过模拟考试,你会发现自己的弱项。
可能是某个音乐史的知识点你总是记不住。
也可能是某首曲子的某个段落你总是弹错。
考前这几个月,就是要把这些漏洞一个一个补上。
这时候就不要再贪多了,把已经会的东西搞扎实,就是胜利。
第三,稳住文化课。
这是血的教训,每年都有很多专业分很高,但因为文化课没过线而落榜的。
专业集训的时候,你可能会有好几个月没系统上文化课。
但是,你不能完全丢掉。
每天必须抽出至少2个小时,雷打不动地复习文化课。
可以跟着网课,或者自己刷题。
保持对语数外的熟悉感。
等到专业校考结束,你还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全力冲刺文化课。
那时候,你的任务就是把之前落下的补回来。
专业课和文化课,两条腿走路,一条都不能瘸。
最后说一句。
这条路走下来,很累。
但是,你每学会一个和弦,每背下来一个音乐家的生平,你都在进步。
这种靠自己努力换来的收获,感觉是不一样的。
本内容由jinlia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c.puchedu.cn/100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