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把“音乐学”这个专业搞清楚
很多人一听“音乐学”,就觉得是搞理论的,很枯燥,以后不好找工作。这个想法有点过时了。
现在的音乐学,内容其实很广。它不只是让你研究音乐史、分析乐谱。它也包括很多实际应用的方向。比如,你怎么评价一场音乐会?这就是音乐批评。怎么给一个电影配乐?这是影视音乐研究。怎么策划和运营一场大型音乐节?这是艺术管理。所以,音乐学是理论和实践结合很紧密的专业。
简单来说,学音乐学,你既要懂音乐本身,也要懂音乐背后的文化、历史和社会。你学的东西会很多样,比如中国古代音乐史、西方音乐史、世界民族音乐、音乐美学、作曲技术等等。而且,这个专业会把你培养成一个知识面很广的人,因为音乐总是和文学、历史、哲学这些东西分不开的。
所以,别以为音乐学就是坐冷板凳。它的出路比你想的要多。

二、想考好学校?这十所可以重点看看
选学校很重要。学校的牌子、老师的水平、所在城市能给你的资源,都直接影响你未来的发展。下面这十所学校,是国内音乐学专业里公认的强校,排名不分先后,各有各的特点,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
- 中央音乐学院
- 特点:国内的头牌,毫无疑问。想做最纯粹的学术研究,来这就对了。这里的老师基本都是国内各个研究方向的领军人物。比如你想研究贝多芬,这里的老师可能是国内研究贝多芬手稿的第一人。
- 资源:图书馆的藏书、音像资料全国最全。你在这里能接触到最新的学术动态和最高水平的音乐会。
- 适合谁:目标明确,就想一辈子跟音乐学术打交道,想读博深造的学生。
- 上海音乐学院
- 特点:和中央音乐学院齐名,实力非常强。但它更洋气一点。因为在上海,它在西方音乐研究、音乐与社会、数字音乐这些新方向上很有优势。
- 资源:上海的国际文化资源太丰富了。你能看到世界顶级的乐团演出,能参加各种国际交流活动。这对开阔眼界帮助巨大。
- 适合谁:思维活跃,对新事物感兴趣,想把音乐和国际化、现代化结合起来的学生。
- 中国音乐学院
- 特点:如果说中央音乐学院是研究世界音乐的中心,那中国音乐学院就是研究中国音乐的中心。它在传统音乐理论、民族音乐学这块是绝对的权威。
- 资源:这里有最全的中国传统音乐、戏曲音乐的资料。老师很多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或者研究专家。
- 适合谁:真心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想深入研究古琴、昆曲、地方戏曲这些东西的学生。
- 中国传媒大学
- 特点:这个学校的音乐学,重点在“传媒”两个字。它的强项是音乐传播、影视音乐、录音艺术。它教你的不只是音乐,更是怎么把音乐通过媒体传播出去。
- 资源:背靠中国传媒大学这个大平台,你有很多去电视台、电台、影视公司实习的机会。
- 适合谁:不想只做纯理论,想去媒体行业、影视行业、唱片公司工作的学生。
- 北京师范大学
- 特点:最好的师范大学之一,它的音乐学专业自然是音乐教育方向最强。它会系统地教你怎么当一个好老师,不光教音乐知识,还教教育心理学、教学法。
- 资源: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你可以去蹭很多人文社科的课,这对拓宽知识面很有好处。
- 适合谁:目标明确,毕业后想去中小学或者大学当音乐老师的学生。
- 南京艺术学院
- 特点:一所综合性的艺术大学。它的音乐学专业很强调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而且地处南京,对江南音乐文化的研究很有特色。
- 资源:在南艺,你可以接触到美术、设计、舞蹈等其他专业的学生和老师,艺术氛围很浓。
- 适合谁:不仅喜欢音乐,也对其他艺术门类感兴趣,想全面发展的学生。
- 武汉音乐学院
- 特点:华中地区的音乐重镇。学风很扎实,老师们做学问很严谨。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和音乐批评领域有很强的实力。
- 资源:学校的学报是国内音乐类核心期刊,这意味着你能接触到很前沿的学术文章。
- 适合谁:能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学问,打好理论基础的学生。
- 星海音乐学院
- 特点:在广州,思想很开放,很愿意尝试新东西。所以它在流行音乐研究、音乐治疗这些新兴方向上做得很好。
- 资源: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音乐产业很活跃。你能找到很多与流行音乐、音乐制作相关的实习和工作机会。
- 适合谁:对流行文化敏感,不想走传统学术路线,想探索音乐更多可能性的学生。
- 沈阳音乐学院
- 特点:东北地区的老牌音乐院校。历史很长,底蕴很厚。它的特色在于对东北地域音乐文化的研究,比如二人转音乐、满族音乐。
- 资源:拥有很多关于东北地方音乐的独家文献和资料。
- 适合谁:对地域音乐文化,特别是北方音乐感兴趣的学生。
- 四川音乐学院
- 特点:地处西南,所以它在西南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上很有优势。老师会带着学生去藏区、彝区做田野调查,直接从当地民间艺人那里学习第一手资料。
- 资源:田野调查的机会很难得。这让你学的知识不是停留在书本上,而是活生生的。
- 适合谁:喜欢实践,不满足于待在图书馆,愿意去田野里发掘和研究音乐的学生。
三、毕业之后到底能干啥?出路比你想象的宽
音乐学毕业,不是只有当老师和搞研究两条路。下面是一些具体的职业方向,你可以看看哪个更适合你。
- 路径一:进学校或者研究机构
- 做什么:在大学里当老师,教音乐史、音乐欣赏这些课,同时做自己的学术研究,发论文,申请课题。或者去中小学当音乐老师。
- 怎么做:这条路对学历要求最高。你基本需要读到博士。在校期间,就要跟着导师多做项目,多写论文,把学术能力锻炼好。
- 举个例子:你硕士毕业后,去一个省会城市的高中当音乐老师,工作稳定,有寒暑假。如果你博士毕业,可能会去一所师范大学的音乐学院,成为一名大学教师。
- 路径二:去文化机构做管理和策划
- 做什么:在音乐厅、大剧院、交响乐团、艺术基金会、文化公司这些地方工作。具体的工作可能是演出策划、项目报批、宣传推广、艺术家联络等等。
- 怎么做:你需要有很好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文案能力。在校时可以多参加学生活动,或者去相关的单位实习,积累经验。
- 举个例子:你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部工作。一场国外知名交响乐团的巡演,从前期的合同谈判,到中期的宣传票务,再到乐团落地后的接待,你都要参与。
- 路径三:去媒体和出版社
- 做什么:在电视台、电台、报纸、杂志、网站、新媒体做音乐相关的内容。比如当音乐编辑、乐评人、音乐节目的策划。
- 怎么做:你需要很好的文字功底。你对音乐的理解要能转化成通俗易懂的文字或语言,讲给大众听。平时多看、多听、多写乐评,是很好的锻炼。
- 举个例子:你在一个音乐App的内容部门当编辑。你的工作是策划专题,比如“盘点电影史上的十大经典配乐”,然后写推荐语,挑选曲目,最后做成一个歌单上线。
- 路径四:进入新兴行业
- 做什么:现在有很多新方向。比如音乐治疗,用音乐帮人做心理康复。还有音乐版权,在QQ音乐、网易云音乐这样的平台,或者版权公司,负责版权的购买和运营。
- 怎么做:这些方向需要你除了音乐知识外,再学习一些其他领域的知识,比如心理学、法学。你可以辅修双学位,或者考相关的资格证。
- 举个例子:你在一家唱片公司做法务,专门负责处理歌曲的版权授权问题。当一个电影想用你们公司的歌做插曲时,你需要和对方谈授权费和使用方式。
四、现在开始,你可以这样准备考试
想考上前面说的那些好学校,竞争挺激烈的。从现在开始,你可以分几步来准备。
- 第一步:基本功必须过硬。
乐理、视唱练耳、和声,这些是基础。基础不牢,你看再多书也没用。你要做到能快速分析一首曲子的和声、曲式,能把一段旋律准确地唱出来。这个没有捷径,就是每天练。 - 第二步:大量听音乐,而且是带着脑子听。
不要只听你喜欢的。从古典到流行,从西方到民族,都要听。听的时候要问自己问题:这段音乐好在哪?它想表达什么情绪?作曲家用了什么手法?你可以准备一个本子,把自己的想法随时记下来。比如,你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就要去想,那个经典的“咚咚咚咚”动机,在整个乐章里是怎么发展变化的。 - 第三步:多看书,但不要死记硬背。
中外音乐史是必考的。你看书的时候,不要去背年份、人名。你要去理解,为什么这个时期会出现这样的音乐风格?它和当时的社会、文化有什么关系?你要能把知识点串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比如,讲到浪漫主义音乐,你就要能联系到当时的文学(比如歌德)和哲学(比如叔本华)。 - 第四步:开始练习写作。
音乐分析和乐评写作是很多学校的考试重点。这项能力不是靠突击能练出来的。你可以从现在开始,每周选一首作品或者一场音乐会,写一篇800字左右的分析文章。写完可以找老师帮你看看。关键是锻炼你的逻辑能力和表达能力。
总之,学音乐学是一条很有意思,也很有挑战的路。它给你打开的是一扇通往整个艺术世界的大门。如果你真的喜欢音乐,又愿意深入思考,那这个专业很适合你。
本内容由jinlia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c.puchedu.cn/100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