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当凌绝顶”的下一句,那当然是“一览众山小”!这句诗,出自杜甫的《望岳》。 你说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心里头在想啥? 我觉得,他肯定不只是在单纯地描写泰山,更多的是在抒发一种豪情壮志,一种积极向上、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说白了,这首诗里,藏着杜甫年轻时的那股子“冲劲儿”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接下来,咱们就一起走进杜甫的《望岳》,感受一下这位“诗圣”当年的心境。
![会当凌绝顶的下一句是什么 《望岳》杜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https://jc.puchedu.cn/wp-content/uploads/2025/02/image-145.png)
“望岳”:年少轻狂,意气风发
《望岳》这首诗,是杜甫年轻时候写的。那会儿,他才二十多岁,正是“意气风发,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年纪。
想想咱们自己二十多岁的时候,是不是也一样,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恨不得马上干出一番大事业来?
杜甫当时也是这种心态。他离开家乡,开始了漫游生涯,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写诗。到了泰山脚下,望着巍峨的泰山,他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
于是,就有了这首《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开篇不凡,气势磅礴
诗的开头两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就很有气势。
“岱宗”,就是指泰山。杜甫上来就问:“这泰山到底怎么样啊?” 这一问,看似平淡,实则不凡。他不是不知道泰山雄伟,而是故意设问,引出下文。
“齐鲁青未了”,这五个字,写得真是绝了!泰山横跨齐鲁大地,一眼望去,那苍翠的山色,连绵不断,无边无际。一个“青”字,就把泰山的雄姿和气魄写出来了。
我每次读到这两句,都感觉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壮丽的画面:巍峨的泰山,耸立在天地之间,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神奇壮丽,叹为观止
接下来的两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更是把泰山的神奇和壮丽写到了极致。
“造化”,就是指大自然。“钟”,是聚集的意思。“神秀”,是指神奇和秀丽。杜甫说,大自然把所有的神奇和秀丽都集中到了泰山身上。
“阴阳割昏晓”,这句更是神来之笔!泰山太高了,山南山北,一边是阳光明媚,一边是暮色苍茫。一个“割”字,就把泰山的高峻和突兀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两句诗,简直就是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让人不得不佩服杜甫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细致入微,情景交融
再往下看,“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这两句,从远景转到了近景,描写了杜甫登山时的感受。
“荡胸生曾云”,是说站在泰山上,看着那层层叠叠的云彩,胸中感到无比的开阔和舒畅。一个“荡”字,写出了云雾的动态,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激动。
“决眦入归鸟”,是说诗人睁大了眼睛,望着那飞回巢穴的鸟儿。一个“决”字,表现了诗人极力张望的样子,也流露出他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这两句诗,写得非常细腻,把诗人登山时的感受和眼前的景色融为一体,情景交融,令人回味无穷。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豪情壮志,千古名句
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也是千古名句。
“会当”,就是一定要。“凌”,是登上。“绝顶”,就是最高峰。杜甫说,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把周围的群山都尽收眼底。
这两句诗,表达了杜甫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决心和气魄,也表达了他俯视一切、傲视群雄的自信和豪迈。
我每次读到这两句,都感觉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这不仅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激励人们不断进取、勇往直前的精神!
《望岳》:不仅仅是一首写景诗
我觉得,《望岳》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抒情诗,一首哲理诗。
杜甫通过描写泰山的雄伟壮丽,表达了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也表达了他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
这首诗,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 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就像杜甫一样,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
- 要不怕困难,勇于挑战。 登上泰山绝顶,肯定不容易,但只要有决心,有毅力,就一定能成功。
- 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看得更高,走得更远。
《望岳》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八句,但却意境深远,气势磅礴,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启迪。每次读这首诗,我都能感受到杜甫那颗年轻而充满激情的心,也能从中汲取到力量,激励自己不断前行!希望你也一样!
本内容由CC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c.puchedu.cn/80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