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能填报多少个志愿和专业 2025年上海高考本科志愿能填报几个

2025年这上海高考志愿填报啊,可真是个技术活儿,也是个体力活儿!一看到这数字,本科提前批能填16个专业本科普通批更是多达96个专业,是不是感觉眼前选项一大堆,但心里又有点发怵?别慌,咱一点点捋清楚。

上海高考能填报多少个志愿和专业 2025年上海高考本科志愿能填报几个

这本科阶段的志愿填报,记住一个关键词——“院校专业组”模式。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把以前单纯选学校,变成了选“学校+专业包”。你报志愿的时候,不再是孤零零一个学校名,而是一个学校打包好的几个专业让你挑。

先说说这个本科提前批。这里头,给你设置了4个顺序志愿。啥意思呢?就是这4个志愿是有先后顺序的,招办看的时候,会先看你的第一志愿,不行再看第二志愿,以此类推。每个顺序志愿,它对应的是一个“院校专业组”,在这个组里面,你可以填4个专业志愿。填完了专业,后面还有个特别关键的选项——“是否服从专业组内调剂”。这个勾不勾,那可得想清楚了!万一你填的4个专业都没录上,但你又勾了服从调剂,那就有可能被调到这个专业组里你没填但分数够的其他专业去。当然,前提是你得过了这个院校专业组的投档线。这么一算,4个志愿 x 4个专业/志愿 = 16个专业,对上了吧?

再来看重头戏——本科普通批。这个批次可就厉害了,一口气给你24个平行志愿!平行志愿跟顺序志愿不一样,它讲究的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简单说,就是你的分数够高,计算机会把你填的24个志愿从A到Z(或者说从1到24)过一遍,哪个先符合条件就投档到哪个。每个平行志愿,同样对应一个“院校专业组”,组内也是让你填4个专业志愿,外加那个让人纠结的“是否服从专业组内调剂”选项。这么一算,24个志愿 x 4个专业/志愿 = 96个专业!想想看,96个专业啊,密密麻麻的,这得花多少心思去研究、去筛选、去排序!简直就是一场信息战和心理战的结合体。

我个人觉得,这“院校专业组”模式,一方面是给了考生更多的选择权,让专业选择更精准;但另一方面,也大大增加了填报的复杂性。你不仅要考虑学校的牌子,还得深入了解每个专业组里都有啥专业,哪个是你真正喜欢的,哪个是“备胎”。特别是那个服从调剂,简直就是灵魂拷问啊!服从吧,怕被调到不喜欢的;不服从吧,又怕滑档。所以啊,这16个和96个专业志愿,每一个都得精打细算,不能瞎填!

批次名称志愿类型志愿数量每个志愿内可填专业数专业调剂选项总计可填专业数
本科提前批顺序志愿4个4个专业是否服从专业组内调剂16个
本科普通批平行志愿24个4个专业是否服从专业组内调剂96个

2025上海高考专科志愿能填报多少个

本科卷完了,咱们再瞅瞅专科这边。有些同学可能觉得,哎呀,专科是不是就随便填填了?那可不行!每一分都是自己辛辛苦苦考来的,志愿当然也得认真对待。

首先是专科提前批次。这个批次设置了2个顺序志愿。记住,又是“顺序”这两个字,意味着第一志愿非常非常关键!每个志愿里面,你可以填报6个专业,并且也有一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的选项。这个调剂跟本科的“专业组内调剂”略有不同,这里通常指的是在这个学校的这个批次所有未录满的专业里调剂,范围可能更广一些,具体得看当年的招生章程怎么写。

接下来是专科艺体类批次。如果你是艺体生,走专科路线,那这个批次你得重点关注。它设置了8个平行志愿。平行志愿的好处前面提过了,机会相对均等一些。每个志愿同样可以填报6个专业,也带着那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的小尾巴。对于艺体生来说,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过线是基础,然后就看各个学校的具体录取规则了,这个后面还会细说。

最后是专科普通批次。这也是大部分走专科路线同学的主战场。同样设置了8个平行志愿,每个志愿可以填报6个专业,以及“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也就是说,在专科普通批,你总共可以有 8 x 6 = 48个专业的选择机会。虽然看着比本科少了不少,但对于专科层次来说,这个数量也足够你好好琢磨一阵子了。

我个人觉得,专科志愿填报,虽然压力可能比本科小一点,但“选择大于努力”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依然适用。选一个自己感兴趣、未来就业前景也还不错的专业,比单纯看学校名气可能更实际。而且,平行志愿的规则一定要吃透,别因为排序不当,导致高分低就或者滑档,那可就太亏了!

批次名称志愿类型志愿数量每个志愿内可填专业数专业调剂选项总计可填专业数(理论上)
专科提前批次顺序志愿2个6个专业是否服从专业调剂12个
专科艺体类批次平行志愿8个6个专业是否服从专业调剂48个
专科普通批次平行志愿8个6个专业是否服从专业调剂48个

艺体生专科志愿怎么填(2025参考)

艺体生们,你们的路子跟普通考生那可真不太一样。专业课的压力山大,文化课也不能落下,到了志愿填报这一关,更是得打起十二分精神。这专科志愿怎么填,我给你们划划重点,都是经验之谈,听听总没坏处。

了解招生政策和录取规则
这一点,简直是重中之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招生政策录取规则,这些东西每年都可能有些微调,你可千万别凭着往年的老经验想当然。录取方式,有的学校看重专业成绩,专业分高的优先;有的则更看重文化成绩;还有不少是算综合成绩的,比如专业分占多少权重,文化分占多少权重,这都得查清楚。你目标院校是哪种录取方式,直接决定了你的努力方向和填报策略。还有批次设置,提前批、本科批、高职(专科)批,每个批次的录取顺序、时间点,都得门儿清。别两眼一抹黑就往上冲啊!

明确个人兴趣与专业选择
我知道,艺体这条路,很多时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到了选专业这个节骨眼,除了兴趣导向,还得考虑点现实问题。美术、音乐、舞蹈、体育,大类是定了,但具体到专业方向呢?是偏理论研究还是偏实践应用?将来想干嘛?这些都得琢磨。千万别为了个“好听”的学校名,或者听别人说哪个专业“有前途”,就硬着头皮去学自己不待见的东西。那样的话,大学几年会很难熬,将来工作也未必开心。结合自己的特长优势,选一个自己真正愿意投入的,这比什么都强。

制定志愿填报策略
策略!策略!策略!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志愿填报不是简单地把喜欢的学校和专业列上去就完事了。这梯度填报,老生常谈了,但就是金科玉律!啥叫梯度?就是要把你的志愿分成“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这三个档次。
冲刺”的志愿,可以是你稍微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万一走了狗屎运呢?
稳妥”的志愿,就是根据你的分数和排名,大概率能上的,这是你的主攻方向。
保底”的志愿,那就是确保自己有学上的底线,这个非常重要,防止满盘皆输。
至于数量控制,建议填报6-8个志愿,当然,具体批次给多少额度就用足它。上海这边专科艺体类和普通批次都是8个平行志愿,那就可以好好利用。填太少,万一前面的都没中,容易错档;填太多(虽然这里是平行志愿,但也要有主次),如果没拉开梯度,也可能白费功夫。

关注历年录取数据
这个环节,就是做功课的时候了。别闭门造车!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录取位次(如果有的话)、录取情况(比如最低分、平均分),那都是真金白银的参考啊!通过分析目标院校近几年的数据,你可以大致判断自己的竞争力在哪个水平,哪个学校可以冲,哪个学校比较稳,哪个学校用来保底。当然,每年的情况都会变,但历史数据总归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多查查,多比较,心里才有谱。

我跟你们说,艺体生填志愿,有时候比普通高考生还复杂,因为要考虑的因素更多。专业课的发挥、文化课的成绩、学校的招生偏好……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这志愿填报,说到底,就是一场信息战,也是一场心理战。放平心态,做足功课,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祝你们都能录到心仪的大学和专业,加油!

本内容由jinlia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c.puchedu.cn/93074.html

Like (0)
jinlianjinlian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