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高考季,不,是“准”高考季。家里有2025年考生的,现在是不是已经开始头皮发麻了?分数还没出来,但这填志愿的门道,你要是现在还不搞懂,等到出分那天,保证你抓瞎。
别跟我说什么“车到山前必有路”,在这事儿上,路都是自己提前看清楚、规划好的。今天,我就掰开揉碎了,跟大伙儿聊聊江西这个“平行志愿”到底是个什么神仙操作。官方话术说得天花乱坠——“分数优先、根据志愿、一次投档”,听着挺公平是吧?但里面的坑,每年都有孩子一脚踩进去,哭都找不到调。
咱们一个一个来。

2025江西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
第一个,也是最核心的:分数优先。
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分高的就是爷”**。
你别管张三是市状元,李四是县里的尖子,系统不认识他们是谁,它只认一串冰冷的数字——你的总分和排位。在投档这个环节,整个江西省几十万考生会被拉在一起,从最高分那个开始,一个一个排下来,形成一条长得看不见尾巴的“虚拟长队”。
想象一下,你就是队伍里的一个人,你前面有多少人,后面有多少人,清清楚楚。轮到你的时候,你才有资格把你手里的“志愿表”递出去。你分儿比别人高一分,你的排位就靠前一大截,你就比他先拥有选择权。就这么简单粗暴,天王老子来了都没用。所以,高考场上那每一分,真的是用命拼回来的,直接决定了你站在这条队伍的哪个位置。
第二个,叫:遵循志愿。
这个就有意思了,轮到你了,系统开始看你的志愿表了。这可不是让你随便填着玩的。你填的院校专业组,A、B、C、D……这个顺序,就是你给电脑下达的指令顺序。
电脑这东西,死脑筋,它会先看你的A志愿。够不够格?够,好,档案“pia”地一下就投出去了,后面你填的BCD……哪怕是清华北大,它连看都不会再看一眼。
如果A志愿的门槛你没够着,它就看你的B志愿。够不够?够了就投,不够再看C……以此类推。
我每年都得跟学生和家长吼破嗓子:**你最想去的、最心仪的学校,一定要放在最前面!**千万别想着搞什么“策略”,把稳妥的放A,冲刺的放后面。万一你分数够高,直接被那个你觉得“稳妥”但其实不那么喜欢的A志愿录取了,你就哭去吧!到时候你捶胸顿足说“我后面的B志愿可是我的梦中情校啊,我的分也够啊”,没用!电脑的逻辑就是这么一板一眼,它只认顺序。你亲手把机会给断送了。
第三个,也是最残酷的:一次投档。
这个词,你得刻在脑子里。什么叫“一次”?就是一锤子买卖,没有回头路。
当你的档案在这一轮投档中,被成功投到你填报的某个学校专业组时,OK,你和这个学校就“锁死”了。在这一整个批次的录取里,你就跟其他所有学校说拜拜了。
这时候最怕发生什么?“投档后被退档”。
这简直是噩梦。你的档案被投过去了,但高校一看,哎呀,你某个单科成绩不符合我们专业要求,或者你的身体条件受限,或者你填了“不服从专业调剂”但你报的几个专业分又不够……总之,学校有权把你退回来。
这一退,你就惨了。因为是“一次投档”,你在这个批次的机会已经用掉了,你的档案不会再被投往你填报的B、C、D志愿。你就直接“掉档”了,只能等这整个批次录取完,看看有没有“征集志愿”的机会,或者直接掉到下一个批次去。那感觉,就像坐过山车,从最高点直接给你扔到谷底。
所以啊,填报前,一定!一定!一定!要把目标院校的《招生章程》看个底朝天,每个字都抠明白了,特别是那些关于单科成绩、身体条件、专业调剂的条款。别因为一时的疏忽,毁了自己三年的努力。
2025江西高考志愿同分投档规则
说完大的规则,再来说说细节。你以为高考最痛苦的是差一分上不了岸?不,更痛苦的是,你和别人考了一模一样的分数。
在江西这种考生大省,同分现象太普遍了。那分数一样,排位怎么定?谁先投档?这就要看“同分排序规则”了。这就像打PK,总分平手了,那就得加赛,一轮一轮比小分,直到分出胜负。
我给各位家长和同学整理了一个表,比看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清楚多了。尤其是普通类的考生,你看完就知道,为什么现在老师天天念叨“语文数学是王道”了。
考生类别 | 同分PK规则(按顺序比对,谁高谁优先) | 老湿/学长叨叨两句 |
普通类 | 1. 语文 + 数学 两科总分<br>2. 语文或数学 单科最高分<br>3. 外语 单科成绩<br>4. 首选科目 (物理/历史) 单科成绩<br>5. 再选科目 中单科最高成绩<br>6. 再选科目 中单科次高成绩<br>7. 如果还一样?那就一起投档,让高校头疼去吧。 | 看看!看看!第一条比的就是什么?语数总和!这俩主科的地位,简直是皇太子级别的。偏科的孩子,到了同分PK的时候,真的太吃亏了。英语的重要性也排在前面。所以,别再说什么“得选择科者得高考”了,在江西,语数外这三驾马车,一驾都不能瘸腿,这才是你关键时刻能“超车”的资本! |
艺术类 | 1. 文化总成绩<br>2. 语文 + 数学 两科总分<br>3. 语文或数学 单科最高分<br>4. 外语 单科成绩<br>5. 首选科目 单科成绩<br>6. 再选科目 中单科最高成绩<br>7. 再选科目 中单科次高成绩<br>8. 再一样就一起投。 | 艺术生们,醒一醒!专业分固然重要,但到了最后关头,你看,比的是什么?是文化课!你的文化分,就是你的救命稻草。每年都有专业分很高,但文化课差一点点,结果在同分PK中败下阵来的例子,太可惜了。文化课,关键时刻能拉你一把,让你从一群人里脱颖而出。 |
体育类 | 1. 文化总成绩 (不分物理/历史组)<br>2. 语文 + 数学 两科总分<br>3. 语文或数学 单科最高分<br>4. 外语 单科成绩<br>5. 首选科目 单科成绩<br>6. 再选科目 中单科最高成绩<br>7. 再选科目 中单科次高成绩<br>8. 再一样就一起投。 | 体育生也是一样,专业技能过硬是基础,但文化成绩是硬通货。尤其是在同分的情况下,人家根本不看你百米跑多快,跳得多高,直接拉出你的文化成绩单来比。平时训练再苦再累,文化课的学习,真的一点都不能放松。 |
三校生类 | 1. 语文 成绩<br>2. 数学 成绩<br>3. 英语 成绩<br>4. 信息技术 成绩<br>5. 再一样就一起投。 | 三校生的规则就更直接了,语、数、英、信息,一科一科地比,简单明了。这几门主课,就是你们的命根子。哪一科是短板,都可能在最后关头让你掉队。 |
总而言之,这个平行志愿,看起来是给了我们更多机会,降低了滑档的风险,但它本质上是一台精密、冷酷的筛选机器。你必须把它的规则玩得门儿清,才能在里面游刃有余。
记住,你的分数决定了你站在哪,你的志愿顺序决定了你往哪走,而你对规则的理解程度,则决定了你能不能安全到达目的地。这不只是一场知识的较量,更是一场信息战和策略战。孩子们只管在前面冲锋陷阵,我们做家长的,就得把这后方的粮草和地图,给研究透了!
本内容由jinlia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c.puchedu.cn/95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