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985和211大学录取率 录取人数是多少

看到2025年四川高考的这些预测数据,说实话,我这心里头真是五味杂陈。每年都看,每年都心惊。56万多的报名人数,这还只是个初步统计,天知道最后踏入考场的孩子有多少。

2025年四川985和211大学录取率 录取人数是多少

2025年四川985和211大学录取率

我们先不说别的,就看这两个最扎眼的数字:985大学录取率,预测1.9%;211大学录取率,预测5.7%

1.9%是什么概念?

我给你掰扯掰扯。一百个娃,辛辛苦苦学了十二年,从小学到高中,起早贪黑,刷过的卷子比自己个儿都高,最后能挤进985大门的,连两个都不到!一个班五十多个孩子,顶天了就一个,还得是那种“神”一样的学霸,次次年级第一,稳如泰山。剩下那五十多个娃,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

这哪是考试啊,这简直就是一场筛选强度堪比奥运选拔的残酷竞赛。我把这些冰冷的数字整理成一个表,你一看就更明白了,那感觉,就像一块大石头压在胸口,喘不过气。

项目2025年四川高考预测数据我这个过来人的“翻译”
高考报名人数560,370人这背后是56万个家庭的希望和焦虑,还不算那些虎视眈眈的复读大军。
985大学录取率1.9%**“百里挑一”都不足以形容,这得是“百里挑二”**的精英中的精英。
985大学录取人数约 10,500人一万出头的名额,撒到全川二十多个市州,平均一个地方才多少?几百个?再分到下面的县城、学校,名额就更显得珍贵又稀缺了。
211大学录取率5.7%听着比985高了不少,好像有希望了?别天真了,这依然是百里挑六的水平,竞争的惨烈程度,一点没减。
211大学录取人数约 32,000人连同985的录取人数加起来,满打满算也就4万多人。那剩下的52万大军呢?他们的出路又在哪里?

你看看,这组数据是不是特别有画面感?它不再是冷冰冰的百分比,而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真实写照。每年的六月,我们都说“为考生加油”,但只有身处四川这个高考大省的家长和孩子才知道,这句“加油”背后,承载了多少无奈和沉重。

当然了,官方的文件还没下来,这些都只是基于往年情况的“推测”。但你我心里都清楚,大差不差。这几年四川的高考人数一直在高位徘徊,而顶尖大学的招生名额,却没见怎么涨。这道数学题,怎么算,结果都让人乐观不起来。

四川985和211大学录取率影响因素有什么

为什么我们四川娃上个好大学就这么难?每年都有人问,每年答案也都差不多。不是我们的孩子不努力,也不是老师不尽心,实在是有些“先天不足”的因素,像几座大山一样压在我们头上。

首先,就是那庞大到让人绝望的考生人数。

四川,自古就是“天府之国”,人多。反映在高考上,就是一年比一年庞大的考生基数。从前几年的七十多万,到去年的八十多万,这个数字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分母大了,分子(录取名额)又不怎么变,那得出来的录取率,能好看吗?

而且你别忘了,这几十万大军里,不全是应届生。还有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复读生。那些差几分没上成理想大学的孩子,选择再战一年。他们目标明确,经验丰富,心理素质更强,就是冲着985211来的。这无形中又把竞争的激烈程度往上抬了好几个台阶。应届生不仅要和同龄人拼,还要和这些“身经百战”的学长学姐们抢饭碗,你说这压力,能不大吗?

其次,就是那个老生常谈,但又无比现实的问题——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这事儿,说起来就来气。同样是四川的孩子,你在成都的“四七九”名校里念书,和你在我们川东北、川南某个小县城的高中里挣扎,那完全是两个世界。这不是我危言耸听,这是血淋淋的现实。

成都那些顶级中学的孩子,用着最好的设备,听着最牛的老师讲课,高一就开始搞什么竞赛、研究性学习,英语口语说得比新闻主播还溜。他们的眼界、资源、平台,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量级的。

我们这边的孩子呢?能有个负责任的老师,把高考大纲里的知识点掰开揉碎了讲清楚,能凑齐一套最新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就已经要谢天谢地了。很多孩子连一次正儿八经的实验都没做过,全靠看书和老师在黑板上画图。

这就好比一场赛跑,人家的起跑线,就画在终点线前面不远处;而我们很多孩子的起跑线,还在山沟沟里。他们得先自己学会披荆斩棘,翻山越岭,才能走到那个所谓的“公平”的跑道上,和别人开始竞争。这差距,怎么弥补?只能靠时间和汗水去填,靠孩子们牺牲掉睡眠和娱乐,拼了命地去追。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卡脖子的招生计划。

我们四川人多,考生多,但我们本地的顶尖大学,少得可怜啊!

985大学,就两所: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211大学,算上前面那两所,一共也就五所(另外三所是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

你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这几所学校,就算把所有名额都给四川本地考生,也远远不够分啊!更何况,它们还要面向全国招生。

那指望外地的名校?就更别想了。

每年招生计划一出来,家长群里都是一片哀嚎。北京、上海那些如雷贯耳的顶尖学府,给四川的名额那叫一个“吝啬”,几十个、百来个,分到文理科,再分到各个专业,基本上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还是那种极品“金萝卜”才能占上的坑。

说白了,这里面就有那么点**“地方保护”**的意思。人家本地的考生,分数可能比我们四川娃低一大截,照样能轻松迈入名校大门。而我们的孩子呢?必须得考出超高分,成为卷王中的卷王,才能拿到一张去外地顶尖大学的入场券。

这公平吗?当然不公平。但现实就是如此。

所以你看,这1.9%的背后,是四川学子用无数个挑灯夜读的夜晚、用牺牲掉的青春和健康,去对抗这庞大的考生群体、去填平那教育资源的鸿沟、去冲击那少得可怜的招生名额。每一个能从这场“血战”中杀出重围,考上985、211的孩子,都值得我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他们,是真正的勇士。

本内容由jinlia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c.puchedu.cn/95795.html

Like (0)
jinlianjinlian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