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适合做演员的特征 做演员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一提到当演员,好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长得好看就行呗?得,快打住这个念头吧。

一张漂亮的脸蛋,顶多算是这张入场券的“面儿”,连敲门砖都算不上。真正的硬通货,全藏在里子底下。这事儿得分两头说:有些东西,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吃,那是天赋,是骨子里的;而另一些,则是你得在一条又黑又长的隧道里,自己一拳一脚打出来的修行,是硬邦邦的条件。

今天,咱们就把这张光鲜亮丽的“演员”名片给彻底撕开,看看底下到底藏着些什么残酷又迷人的真相。

天生适合做演员的特征 做演员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适合做演员的特征有什么

1、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这事儿吧,特有意思。很多人以为演员就是情绪泛滥,想哭就哭想笑就笑。错了,大错特错!真正的情绪管理能力,不是让你没情绪,而是让你成为情绪的主人。什么意思?就是你得有个开关,而且是个声控的、手动的、定时的、能精准调控的开关。

导演喊“开始”,你得能瞬间从跟旁边人聊天的状态,进入到角色那种撕心裂肺的悲痛里,眼泪说来就来,而且不是干嚎,是那种带着故事、带着委屈的泪。这,很多人练练都能做到。但牛的是什么?是导演喊“卡!”之后,你能在几秒钟内,把这个情绪的“水龙头”拧得死死的,擦干眼泪,过来跟导演讨论刚才机位是不是有点问题。这种收放自如,才是顶级演员的功力。他们不是被情绪控制的奴隶,他们是驾驭情绪的骑士。不然,一天拍八遍哭戏,演员早就精神崩溃了,哪还能工作?

2、优秀的表达能力

千万别把这个理解成播音员那种字正腔圆。演员的表达能力,藏在细节里,藏在潜台词里,藏在那些“没说出口的话”里。

一句简单的“我知道了”,普通人说出来就是一个意思。但好演员能用这句话表达出:

  • 敷衍:“行行行,我知道了,烦不烦。”
  • 悲愤:“(咬着牙)我……知道了。”
  • 恍然大悟:“哦!我终于知道了!”
  • 心如死灰:“(目光空洞)我知道了。”

你看,词儿没变,但意思千差万别。这就是表达。它包括你的语调、重音、节奏、停顿,甚至是说话之前的那个微小的吸气声。除了语言,肢体更是重头戏。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颤抖的指尖,一个欲言又止的转身,比大段大段的台词都有力量。这种表达,是把角色的灵魂,从剧本的字里行间给“抠”出来,再灌注到自己的血肉里。

  1. 高度的感知能力

这简直就是演员的“被动技能”,得随时开着。一个具备高度感知能力的人,就是我们常说的“眼里有活儿”、“心思细腻”。

你坐在咖啡馆里,不是在玩手机,而是在下意识地观察。那一桌的情侣,男生为什么不停地摩挲着杯子?他很紧张吗?那个独自看书的女孩,为什么翻页的手指那么用力?她看到了什么让她不爽的情节?门口那个打电话的中年男人,为什么一边说“没事没事”,一边紧紧皱着眉头?

演员就是这样一块海绵,疯狂地吸收着生活里的一切细节、情绪和人性。他们把这些碎片储存起来,变成自己的素材库。等到需要塑造一个“紧张的父亲”或者“焦虑的白领”时,他们就能从库里调取出那些最真实、最鲜活的细节,而不是凭空想象。没有这种感知,演出来的角色就是悬浮的,是假的,观众一眼就能看穿。

  1. 高度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剧本给你的,往往只是冰山一角。一个角色的背景、童年、他的小怪癖、他没说出口的梦想……这些都需要演员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去填满。

拿到一个角色,比如一个警察。剧本可能只写了他办案的过程。但一个好演员会去想:他为什么当警察?他下班回家会干嘛?他爱吃什么?他最怕什么?他跟妻子的关系到底好不好?他会给这个角色设计一个没人知道的秘密,可能是一个藏在钱包里的旧照片,或者一个反复做的噩梦。

这些东西,观众可能永远不会在屏幕上直接看到,但你信不信,你为角色付出的所有想象,都会渗透到你的表演里,让这个角色变得立体、可信、有血有肉。这才是创造。否则,你只是一个念台词的机器。

  1. 多样化的表演技能

这就像一个工匠的工具箱。你不能只有一把锤子,不然看什么都像钉子。演员的工具箱里,得有各种各样的“家伙事儿”。除了刚才说的声音、台词、肢体,还可能包括骑马、格斗、舞蹈、方言、驾驶……等等等等。

你永远不知道下个角色需要你干什么。可能要你在马上弯弓射箭,也可能要你跳一段三十年代的探戈。你掌握的技能越多,你的戏路就越宽,你能抓住的机会就越多。这些技能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让你在塑造角色时,更自由,更不受限制

  1. 身体素质

这点太容易被忽略了!都以为演员光鲜亮丽,其实是个体力活,而且是重体力活。夏天穿着棉袄拍冬天的戏,捂出一身痱子;冬天跳到冰水里拍夏天的戏,冻得嘴唇发紫。吊威亚一吊就是几个小时,在地上反复地摔、反复地滚。一场追逐戏,可能要从各种角度拍几十遍,一天跑下来的路比马拉松还累。

你的身体,就是你革命的本钱。没有一个强悍的身体素质作为支撑,你的情绪、你的技巧,根本没有一个安放的“容器”。身体垮了,一切都等于零。

做演员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上面说的更像是“天赋”,是老天爷赏饭吃。但光有天赋,没有后天的“条件”来打磨,那块璞玉也永远成不了传世美玉。下面这些,就是把天赋变现的“硬通货”。

我用个表格给你看得更清楚点,这事儿就得这么聊,才接地气。

必备条件说白了,就是……没这个会怎样?
表演技巧<br>(肢体/语言/声音)能让你自己的身体和声音“听你指挥”,想让它干啥就干啥。不是你控制它,是角色通过你来控制它。能用背影演戏,能用呼吸说话。你演谁都像在演自己。观众看到的不是角色,而是“正在努力演戏的你”,那叫一个尴尬。你的表演毫无说服力,一眼假。
情感表达能力<br>(情感共鸣/转换)你得是个共情大师。能钻进角色的壳子里,去感受他的喜怒哀乐。不是假装在哭,而是你真的能在那一刻,调动起与角色相似的悲伤。并且,能在导演喊停后,迅速抽离。你的表演会像一杯白开水,没有味道。观众无法与你共情,角色的命运再悲惨,他们也无动于衷。这就是所谓的“面瘫式演技”或“夸张式尬演”。
学习能力<br>(角色研究/剧本分析)你得像个侦探学者。拿到剧本,不是背台词就完事了。而是要去“啃”剧本,分析人物关系,挖掘深层动机,给角色写人物小传。甚至要去体验生活,去观察你所要扮演的职业人群。你的角色会非常扁平、单薄,像个纸片人。你说出的台词没有根,你的行为没有逻辑支撑。整个角色立不住,一推就倒。
耐心与毅力这行就是个**“等”的艺术。等一个好剧本,等一个好角色,在片场等灯光、等机位、等其他演员……以及,在无数次失败的试镜后,依然有勇气等下一次。这是一种近乎偏执的坚持**。你根本熬不下去。这行业的残酷性会把你最开始的热情消磨得一干二净。99%的人都是在这个阶段放弃的,连让别人看到你才华的机会都没有。
自我表达能力<br>(自信/自我认知)你得非常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优点在哪,缺点在哪,你的“个人魅力”是什么。同时,你还得有足够的自信甚至“厚脸皮”,敢在一百个人面前,卸下所有防备,去展示最脆弱、最不堪、最真实的一面。你会畏首畏尾,不敢尝试有挑战性的角色,不敢在表演中“豁出去”。你的表演永远在安全区里打转,安全,但极其无聊。没有魅力,就没有观众缘。

所以你看,当演员,从来不是长得好看那么简单。它需要你有艺术家的敏感,学者的钻研精神,运动员的体魄,以及苦行僧般的毅力。

这才是演员这条路,最真实,也最残酷的底色。

本内容由jinlia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c.puchedu.cn/96066.html

Like (0)
jinlianjinlian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