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补英语最快的方法 高三英语有哪些提分技巧

高三学英语,别抱着厚厚的词汇书从第一个单词开始背。那样效率太低,时间也根本不够。你得把精力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这件事就是背高考最常考的那些词。

高三补英语最快的方法 高三英语有哪些提分技巧

高三补英语最快的方法

词汇:聚焦高频词,实现“精准记忆”

高考大纲里有3500个词。但是,这些词的出场频率不一样。动词、名词、形容词这些词是句子的骨架,最重要。你先把这些词搞定,阅读文章时就算有不认识的词,也能猜出大概意思。

背单词不能只记中文意思。那样是孤立的,没用。你必须把它放回句子里。举个例子,单词“address”。你不能只记它是“地址”。你还得知道它作动词时,意思是“解决(问题)”或“发表演讲”。比如,“We need to address this issue immediately.”(我们必须立刻解决这个问题)。你在真题阅读里看到这句话,如果只知道“地址”,就完全看不懂了。

所以,背单词得这么做。第一步,找到高考高频词列表。这个一般老师会发,或者教辅书上也有。第二步,每天规定背30个,不多。第三步,每个单词不光看意思,还要看它后面跟的例句。最好是自己造一个简单的句子。比如学了“provide”,你就记住“provide something for somebody”这个用法。

而且,记忆有规律。你今天背了30个词,明天早上起来会忘掉一半,这很正常。别灰心。你需要做的就是重复。这里有个具体的方法。第一天,学习30个新词。第二天早上,先花10分钟复习这30个旧词,然后再学30个新词。第三天早上,复习第一天和第二天的60个词,再学新的。这个过程一开始有点慢,但是坚持一周,你会发现最早背的那些词已经很熟了。这个方法能帮你对抗遗忘。

语法:抓主干考点,突破“薄弱盲区”

语法点很多,你不需要全部掌握。高三复习,只要抓住高考最喜欢考的那几个就行。这几个是拉开分数差距的关键。

最常考的语法点有:三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非谓语动词、时态和语态、还有倒装句和强调句。

你得先知道自己哪里不行。怎么知道?找几套历年真题,只做语法填空和单项选择部分。做完后,别只对答案。你要分析错题。

这是具体的操作步骤。第一步,准备一个本子。第二步,把你做错的每一道题都抄下来。第三步,在旁边写下这道题考的是哪个语法点,以及你为什么做错了。

比如,你错了这样一道题:“______ by the loud noise, the baby started to cry.” 选项有Waking和Woken。正确答案是Woken。你就要在本子上写:考点是非谓语动词作状语。我选错了,是因为没分清主动和被动。婴儿是被噪音吵醒的,所以应该用过去分词表示被动。

你整理一个星期,就会发现你的错误都集中在几个固定的语法点上。比如,你可能错了10道题,其中6道都是非谓语动词。那接下来你的复习重点,就是把非谓语动词的用法彻底搞懂。这样复习,比你漫无目的地看语法书要有效得多。

阅读理解:掌握“定位 + 排除”技巧

阅读理解占的分数最多。想提高这部分的分数,靠的是方法,不是大量刷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带着问题去读文章。

拿到一篇阅读,不要从头到尾读。那样读完,细节也忘了,做题时还得重新找。正确的做法是,先读第一道题的题干,然后带着这个问题去原文里找答案。

这里有清晰的步骤。第一步,看题干,圈出关键词。关键词通常是人名、地名、时间、数字,或者一些具体名词。比如题目问:“What wa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project’s failure in 2010?” 关键词就是“project’s failure”和“2010”。

第二步,快速扫描文章。你的眼睛就像雷达,只寻找刚才圈出的关键词。当你看到“2010”或者“failure”这些词时,就停下来。

第三步,仔细阅读关键词所在的句子,以及它前面和后面的一两句话。答案通常就藏在这里。很多时候,正确选项是原文句子的同义替换。比如原文说:“The project failed because of a lack of funding.”(项目因为缺少资金而失败)。选项里可能写的是:“The project did not succeed due to insufficient money.”(项目因为钱不够而没成功)。意思完全一样,只是换了种说法。

但是,有时候你会觉得有两个选项看起来都对。这时候就要用排除法。出题人设置的错误选项,一般有几个特点:要么是夸大事实,要么是无中生有,要么是把A的特征说成是B的。你回原文对比一下,就能把这些明显的错误选项排除掉。

写作与改错:模板 + 积累,实现“得分升级”

作文的目标不是写出文学作品,而是拿到一个稳妥的分数。想拿到稳分,你需要一个清晰的文章结构。最简单的结构就是三段式。

第一段,直接说你写信的目的,或者亮明你的观点。不要绕弯子。比如,“I am writing to express my sincere gratitude for your help.”(我写信是为了表达对您的真诚感谢)。

第二段,展开说。分两到三点来具体说明。用上“Firstly”、“Secondly”、“In addition”这些词,让你的逻辑显得很清楚。每一点都用一两句话简单解释一下。

第三段,结尾。总结一下,或者再次表达感谢。比如,“Once again, thank you for everything.”或者“I a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reply.”。

光有结构还不够,你还需要一些好用的词和句子来填充。平时做阅读时,看到好的表达就抄下来。比如,你想说“我认为”,除了“I think”,你还可以用“I hold the opinion that…”或者“As far as I am concerned,…”。这些表达能让你的作文看起来更高级。还有,字一定要写工整。卷面整洁,印象分会高一些。

短文改错,这10分其实是送分题。它的错误类型很固定。你只要记住几个最常出错的地方就行了。

最常见的错误是:动词的时态和主谓一致、名词的单复数、代词的指代、冠词(a/an/the)的遗漏或多余。你做改错题时,就拿着这个清单去检查每一句话。

这是一个检查流程。第一步,读一句话,先找到动词。检查它的时态对不对,和主语搭不搭配。比如主语是he,动词就不能用do,得用does。第二步,找名词。检查它是单数还是复数,前面该不该加a或the。你带着目的去找错,比凭感觉乱看要准确得多。

高三英语有哪些提分技巧

1. 精准定位薄弱环节

你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哪里不行。不能感觉自己什么都不好,然后就什么都复习。那样等于没复习。

你需要给自己做一次“体检”。具体操作是:找一套你没做过的、最近两年的高考真题。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完成它。然后,对照答案给自己评分。

评分之后,做一个表格。表格长这样:

考试模块我的得分满分丢分丢分原因分析
阅读理解284012分主要是细节题找不到原文;长难句看不懂。
完形填空7158分动词词义辨析不清;上下文逻辑没跟上。
语法填空41511分非谓语动词和定语从句是重灾区。
作文16259分句子结构单一,语法错误较多。

这个表格做完,你的问题就一目了然了。从这个例子看,你的首要任务是攻克语法,特别是“非谓语动词”和“定语从句”。其次是完形填空里的动词辨析。你的复习计划,就应该围绕这几个点来展开。

2. 制定科学复习计划

知道了问题在哪,下一步就是制定一个能解决问题的计划。计划一定要具体,可以执行。不要写“今晚复习英语”这种模糊的话。

一个好的计划应该是这样的:
周一晚上8:00-9:30:

  • 8:00-8:20:复习昨天背的单词,学习30个新单词。
  • 8:20-9:00:做两篇阅读理解真题,专门练习找细节题的方法。
  • 9:00-9:30:整理今天阅读里做错的题,把不认识的单词和好句子抄在本子上。

周二晚上8:00-9:30:

  • 8:00-8:20:复习单词。
  • 8:20-9:00:语法专项练习。找15道关于非谓语动词的题来做,搞懂每一道题。
  • 9:00-9:30:写一篇应用文,比如一封感谢信,然后自己检查语法错误。

把每天的任务都规定好。这样你每天学习的时候,目标都很明确,不会浪费时间。而且,把大任务分解成小任务,更容易坚持下去。坚持一个月,效果会很明显。

3. 多用高频考点资料

高三时间宝贵,不要在质量不高的练习册上浪费时间。你最好的复习资料,就是历年高考真题。

真题能告诉你高考会考什么,题目的难度是怎样的。出题的思路和考查的重点,几年内都不会有大变化。所以,把最近5到8年的高考真题吃透,比你做10本模拟题还有用。

怎么用真题?至少要做三遍。

第一遍,用来模考。完全模拟考场环境,测试自己的真实水平,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就是我们上面说的“体检”。

第二遍,用来精读。这一遍不要求速度。你要把试卷里的每一篇文章都当成精读材料。把里面所有不认识的词都查出来,所有看不懂的句子都分析清楚。研究每一个题目,搞明白正确选项为什么对,错误选项为什么错。

第三遍,用来总结。当你把几套真题都精读完之后,你会发现一些规律。比如,完形填空总喜欢在某个逻辑关系上出题,阅读理解的作者态度题选项总是那几个。把这些规律总结出来,你就掌握了考试的核心。这能帮你更快地做对题。

本内容由jinlia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c.puchedu.cn/98482.html

Like (0)
jinlianjinlian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