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是在大三还是大四 考研最难的六个考研专业是什么

考研这事,时间点最关键。我直接说答案:大三下学期开始,正好。太早了容易后劲不足,战线拉太长会疲;太晚了又手忙脚乱,根本来不及。这个黄金时间,能让你踏踏实实先把最难的数学和英语基础打牢,后面复习专业课才不会慌。节奏对了,事半功倍。

考研是在大三还是大四 考研最难的六个考研专业是什么

考研时间安排大三还是大四准备

1.最佳备考周期

考研这事,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准备,时间刚刚好。

你别觉得越早越好。我见过大二就开始天天泡图书馆的,结果到了大四冲刺的时候,人已经疲了,看见书就烦。战线拉太长,很容易消耗掉你的热情。但是,也别太晚。大四上学期才开始,除非你基础好得不行,不然基本就是陪跑。所以,大三下学期这个节点,不早不晚,最合适。

具体来说,你可以这样安排你的时间。

第一阶段:大三下学期(3月到6月),这是打基础的时候。

这个阶段的核心任务就两件:数学和英语。专业课和政治先别碰,不然你肯定手忙脚乱。

具体怎么做?
先说数学。你就老老实实地看教材。比如考数学一,你就把同济大学那本《高等数学》和清华大学的《线性代数》从头到尾过一遍。重点是理解概念,别追求速度。书上的每个例题,都要自己盖住答案,亲手算一遍。课后习题也必须一道一道做。不做题,光看书,等于没学。这个阶段的目标,就是把所有知识点都扫一遍,混个脸熟。

然后是英语。这个阶段英语也只干一件事:背单词。买一本考研单词书,随便什么版本的都行,内容都差不多。然后给自己定个计划。比如,每天背50个新单词,然后复习前一天背过的100个旧单词。关键是重复。今天背了,明天要复习,周末要总复习。就这么来回滚,滚上三四遍,单词问题就解决了大半。

第二阶段:暑假(7月到9月),这是强化期,也是你跟别人拉开差距的关键期。

暑假有两个月,没有学校的课烦你,是你唯一可以全身心投入复习的时间。

这时候,你要全面开始了。专业课和政治都要加进来。
数学和英语,要从看书转到刷题了。你可以买市面上主流的习题集,比如张宇的1000题或者李永乐的660题。开始一道一道地啃。这个过程会很痛苦,错一大堆是正常的,别灰心。重要的是,准备一个错题本。把所有错题都抄下来,旁边写上正确解法和自己当时错在哪了。这是你后期最宝贵的资料。

专业课,这时候要开始第一轮复习了。对着你目标院校指定的参考书,仔细看。第一遍的目标是理解,建立一个知识框架。比如这门课分几章,每章讲了什么核心内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你可以自己画一个思维导图,把整本书的结构理清楚。

政治,也该启动了。可以跟着一位老师的强化课程,比如徐涛的课。听课,然后做配套的选择题。政治选择题拿高分,总分就不会低。大题后期背就行,现在不用管。

第三阶段:大四上学期(10月到12月),这是冲刺期。

这个阶段,你的生活里只剩一件事:刷真题
把近十年的考研真题都找出来。然后,严格按照考试时间,给自己安排模拟考试。比如,上午8:30到11:30,做一套数学真题。下午2:00到5:00,做一套专业课真题。完全模拟考场环境,手机关机,中间别上厕所。

做完之后,对答案,打分。但这不是结束,这只是开始。你得花比做题更长的时间去分析这张卷子。每一道错题,都要搞清楚为什么错。是知识点忘了?是题目没读懂?还是计算失误?把这些都写在错题本上。

政治,这时候要开始背分析题了。买一本肖秀荣的冲刺手册,或者别的老师的押题资料,然后就是玩命背。英语,重点是写真题里的作文,找几篇范文,模仿它的句式和结构,形成自己的模板。

这样一套流程下来,你的准备就很扎实。

2.分阶段备考策略

大三上学期,你别急着一头扎进书本里。这时候你最重要的任务,是搜集信息,确定目标。方向错了,你再努力也是白费。

具体怎么做?这里有清晰的步骤。
第一步,问自己几个问题。我想去哪个城市发展?我对现在这个专业是真的感兴趣,还是只想混个文凭?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想清楚这些,比你多背100个单词重要。

第二步,去搜集学校和专业的信息。去哪儿搜?最权威的地方是“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简称研招网),所有官方信息都在上面。然后就是你感兴趣的那个学校的研究生院官网。

第三步,你要看懂几个关键数据。
一个是报录比。比如一个专业招20个人,有400个人报名,那报录比就是20:1。这个数字能直接告诉你竞争有多激烈。
另一个是历年复试分数线。看过去三年的分数线,你能大概判断出要考到多少分才比较稳。如果分数线年年都在涨,那你就要做好考高分的准备。
还有就是专业目录和参考书目。这里会告诉你初试考哪几门课,每门课用哪本教材。千万别搞错了参考书,不然你复习了半年,发现全白费了。

信息搜集完了,目标也定了,大三下学期就要开始制定详细计划。
你的计划不能是“这个月看完高等数学”,这种计划太空了,等于没计划。你的计划要具体到每一天。比如:
“周一晚上7:00-9:00:复习数学第一章极限,完成课后习题1-10题。”
“周二早上8:00-9:00:背英语单词List 5,复习List 4。”
把任务切成小块,你才容易完成,也才有成就感。

到了大四上学期,就得全力以赴了。学生会、社团活动,能退的就退了吧。考研就是一场孤独的修行。你看着室友在打游戏、谈恋爱,你只能在自习室里刷题。这很正常,坚持下来就是胜利。记住,效率比时长重要。你专注地学3个小时,比你坐在那玩手机、磨洋工6个小时有用得多。

考研最难的六个考研专业是什么

1.医学:知识体系的马拉松

医学考研,难在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它的知识量不是按“本”算的,是按“斤”算的。

具体有多难?考研西医综合这一门专业课,里面就包含了内科学、外科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诊断学,一共六门课。这六门课,在本科阶段每一门都是主课,要学一个学期甚至一年。现在,它们被压缩到一张卷子里考你。

而且,医学知识不仅多,还要求你记得准。一个药的剂量,一个病的典型症状,一个解剖结构的位置,都不能错。你背的东西,是以后要用在病人身上的,所以要求你百分之百精确。我认识的医学生,他们的复习资料打印出来,摞起来真的比人都高。

更难的是,很多医学生在准备考研的同时,还要准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或者在医院实习。那种多线作战的压力,一般人根本扛不住。白天在医院跟着老师查房写病历,晚上回宿舍才有时间看考研的书,一天睡四五个小时是常态。所以,能从医学考研这条路杀出来的,都是狠人。

2.法学:条文与案例的双重考验

法学考研,特别是法律硕士(非法学),难在要在短时间内,从零开始建立一个全新的知识体系。

它的难点在于,你既要背诵海量的法律条文,又要学会用这些条文去分析具体案例。光会背书不行。比如,刑法里讲“正当防卫”,书上就几行字的定义。但是考试会给你一个很复杂的案例,问你主角的行为算不算正当防卫,是防卫过当还是特殊防卫。你要能把案情和法条精确地对应起来,一步步分析。

而且,法学内部部门法众多,刑法、民法、行政法、宪法、经济法……每个部门法都有自己的一套逻辑和体系。你需要把这些都装进脑子里,还不能搞混。比如,一个合同纠纷,你不能用刑法的逻辑去分析。这种思维切换,对跨专业的考生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我一个朋友考法硕,他说他备考后期,做梦都在分析案例。看到任何社会新闻,第一反应就是“这个行为违法吗?适用哪条法律?”整个人都变得神神叨叨的。这就是法学考研的后遗症。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算法与数学的巅峰对决

计算机考研,现在是公认的最“卷”的专业之一。难就难在两点:一是考试内容硬核,二是竞争对手太强。

先说考试内容。数学是必考的,而且是难度比较大的数学一。专业课,如果是统考,就是大名鼎鼎的“408”,包括四门课: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这四门课,每一门都是硬骨头。比如操作系统里的“PV操作”,数据结构里的“KMP算法”,能让一多半的考生学到头秃。

再说竞争对手。因为互联网行业工资高,导致大量本专业和跨专业的学生都往计算机专业挤。你的竞争对手里,可能有拿过ACM编程竞赛奖牌的大神,也可能有本科阶段就跟着老师做过项目的学霸。跟这些人一起竞争,压力可想而知。很多名校计算机专业的报录比,达到20:1甚至30:1,就是说二三十个人里才录取一个。这已经不是考试了,这是在打仗。

4.金融学:理论与实务的双重挑战

金融学考研,看起来高大上,但考起来是真的要命。它难在既要求你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功底,又要求你对金融市场的时事热点有自己的见解。

理论方面,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这些都是基础。里面的各种模型,比如IS-LM模型,各种理论,比如有效市场假说,你都得掌握。而且,专业课压分是普遍现象,一道大题30分,你可能公式背下来了,但只要一个地方理解不到位,老师就只给你几分。

实务方面,现在的金融考研越来越灵活。它会考你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比如,题目可能会问你:“如何看待最近美联储的加息政策对中国股市的影响?”这种问题,书上没有现成答案。你需要自己运用学过的理论,结合你平时对新闻的积累,才能答得有条理。这就要求你备考的时候,不能只埋头看书,还得每天抽时间看财经新闻,比如华尔街见闻、财新网等等。

5.建筑学:艺术与技术的完美融合

建筑学考研,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它一半考你的文化课,一半考你的动手能力,也就是画图。这种双重考核让备考难度加倍。

最难的部分,就是长达6个小时的“建筑设计快题”考试。考场会给你一个设计任务,比如“请在某地块设计一个拥有阅览室、咖啡厅和小型展厅的社区活动中心”。然后,你就要在这6个小时里,完成从构思、画草图、确定平面、设计立面,到最后画出正式的彩色效果图的全过程。

这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你得有设计创意,得懂建筑规范,还得有体力支撑你画6个小时。很多考生考完一场快题,手腕都是酸的,腰都直不起来。而且,很多学校还要求考生在复试时提交本科期间的作品集。这意味着,你在准备理论课和练习快题的同时,还得花大量时间整理、修改、排版你的作品集。时间管理难度极大。

6.生物科学:实验与理论的全面考核

生物科学考研,难在知识点又多又杂,而且更新换代的速度特别快。

生物学下面有很多分支,比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等等。考研的时候,这些内容都可能考到。而且,生命科学是现在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每年都有新的研究成果。这些前沿进展,很可能就会成为考题。比如,前几年很火的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很快就进入了各大院校的考研试卷。这就要求你不能只看课本,还得经常看最新的学术论文。

另一个难点是,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考试也会考很多实验相关的内容。比如,会问你PCR技术的原理和步骤,或者给你一个Western Blot的实验结果图,让你分析出了什么问题。这就要求你不仅要懂理论,还要对实验室里的操作有清晰的了解。这对那些本科阶段实验做得少的同学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本内容由jinlia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c.puchedu.cn/98656.html

Like (0)
jinlianjinlian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