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选专业,不能只看学校名气。最后还是要看能不能找到工作,工资高不高。张雪峰老师推荐的几个专业,确实是未来几年好找工作的方向。我给你一个个说清楚。

张雪峰谈就业率最高专业是什么
先说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这个专业现在到处都需要人。你手机上刷短视频,平台会给你推荐你喜欢看的内容,背后就是推荐算法,这属于人工智能。你开车用导航,它能帮你规划出最不堵车的路线,这也是人工智能的应用。因为生活中到处都在用,所以公司需要大量的人来开发和维护这些系统。
工资给得很高。一个应札生,刚毕业去北京上海这些地方,起薪拿到每月15K到25K是正常水平。如果你在学校期间项目经验多,技术学得好,还能拿到更高。而且,这个行业涨薪快。你工作三到五年,技术积累起来了,跳个槽,年薪到50万的人很多。这不是画饼,你可以自己去招聘软件上搜一下相关的岗位,看看薪资范围就明白了。
但是,这钱挣得不轻松。学这个专业,对人的要求很高。
第一,你的数学基础必须好。大学里的高等数学、线性代去、概率论,这三门课一定要学扎实。所有的人工智能模型,底层逻辑都是数学。数学不好,你看别人的论文都费劲,更别说自己设计算法了。
第二,你必须会编程。现在主流的语言是Python。你不仅要学会Python的基本语法,还要会用一些专门的框架,比如TensorFlow或者PyTorch。公司面试的时候,一定会问你用这些框架做过什么项目。
所以,你在大学里不能只听课。你要主动去找项目做。比如,你可以跟着学院的老师进实验室,参与一些实际的科研项目。或者,你自己去网上找一些公开的数据集,尝试搭建一个模型。比如说,做一个能识别图片里是猫还是狗的模型。先把这个最简单的跑通,再慢慢挑战更复杂的。先有理论,再动手操作,这样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你简历上才有东西可写。
接下来说说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这个专业的名字听着很硬核,其实就是设计芯片。为什么这个专业现在这么重要?因为中美有科技竞争,国外有些高端芯片不卖给我们了。国家必须自己造出来,不能被人“卡脖子”。所以国家投了很多钱来扶持这个行业,现在到处都缺人。
这个领域给的钱也多。因为缺人,公司只能用高薪来抢人。一个模拟IC设计工程师,应届硕士的月薪可以开到两万到五万。数字IC验证工程师,平均年薪有35万。有些公司为了招一个顶尖的博士,甚至愿意直接给几十上百万的安家费,帮你解决房子问题。
这个专业适合物理和电子基础好的学生。你在大学里要学半导体物理、微电子工艺这些核心课程。你要明白一个晶体管是怎么工作的,然后怎么把亿万个晶体管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有特定功能的芯片。
学习这个专业,动手能力很重要。你会学着使用一些专业的EDA软件,这些软件就是你设计芯片的工具。你要用代码(比如Verilog语言)来描述电路的逻辑功能,然后用软件进行仿真,看看设计得对不对。设计完成后,还要把设计图交给芯片制造厂,把它生产出来,这个过程叫“流片”。芯片回来后,你还要搭建测试平台,验证芯片的各项功能和性能是不是达到了设计要求。
整个流程很复杂,而且很烧钱。一次流片失败,可能就是几百万上千万的损失。所以这个工作要求你特别细心、有耐心。但是,这个工作的成就感也大。你亲手设计的芯片,以后可能就用在了最新的国产手机里,或者自动驾驶汽车上。而且这个行业,经验越久越值钱,技术壁垒高,基本不用担心35岁危机。
2026哪些专业好就业
除了上面两个硬核的专业,还有几个方向也很好。它们跟我们的生活更贴近一些。
一个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这个专业为什么会火?因为国家提出了“双碳”目标。简单说,就是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环境。怎么减排?就是要少用煤和石油,多用太阳能、风能、氢能这些干净的能源。这是一个长期的国策,意味着未来几十年,这个行业都会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
所以,相关的公司都在快速发展,需要大量招人。
比如,你可以去宁德时代、比亚迪这样的电池公司。进去之后,你的工作可能是做电池材料的研发。具体来说,就是在实验室里,尝试不同的化学配方,看看怎么能让电池的能量更高、充电速度更快、寿命更长。一个硕士毕业生,进这些公司做研发,年薪25万是很常见的。
而且,你也可以选择去国家电网。电网是“铁饭碗”,很稳定。为什么电网也需要新能源人才?因为太阳能、风能发电不稳定,风大的时候电就多,没风的时候就发不出电。电网就需要人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研究怎么用储能技术,把多余的电存起来,需要的时候再放出去。在国网工作,起薪可能没有去私企那么高,应届生大概是一年12万到18万,但是福利待遇好,工作压力相对小,还有各种补贴。
这个专业是个交叉学科。你需要懂化学,因为电池的本质是电化学反应。你也得懂材料学,因为要开发新材料。你还得懂电力电子技术,因为要把电能进行转换和控制。正因为它涉及面广,所以就业的选择也多。
最后说一下生物医学工程。
这个专业是把工程学的技术,用在生物和医学领域。它解决的是人看病、健康的问题。医院里用的各种高级设备,比如CT、核磁共振、B超机,都是这个专业的人研发制造的。
这个专业的前景也很好。首先,现在大家生活好了,都更关心自己的健康了。其次,中国社会正在进入老龄化,老年人对医疗设备和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多。有这么大的市场需求,工作自然不愁找。
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2024年这个专业的毕业生,97.51%都找到了工作或者继续深造了。硕士毕业生的起薪,普遍能超过一年20万。
毕业后具体能做什么呢?
你可以去迈瑞、联影这样的医疗器械公司。进去做研发工程师。比如,公司要开发一款新的便携式心电监护仪。你的任务可能就是设计里面的信号采集电路,或者编写处理心电信号的算法。你需要反复测试,确保设备测量得准、用着安全。
你也可以去做更前沿的技术,比如基因技术。现在很火的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就可以用来治疗一些遗传病。你可以去相关的生物科技公司,参与研发工作。
这份工作不只是为了赚钱,它有很强的社会价值。你开发的一个新设备,可能就能帮助医生更早地发现病症,挽救一个人的生命。这个专业需要你既有生物、医学方面的知识,也要有电子、计算机的工科背景。如果你对生命科学有兴趣,又不想像临床医生那样每天面对病人,那么这个专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工作稳定,受人尊敬。
本内容由jinlia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c.puchedu.cn/99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