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谈碳中和专业怎么样 2026年碳中和就业方向与前景

张雪峰最近总提一个专业,叫碳中和。他说这专业未来十年很火。很多人一听这名字就蒙了,感觉离自己很远。其实这事没那么复杂。

张雪峰谈碳中和专业怎么样 2026年碳中和就业方向与前景

张雪峰谈碳中和专业怎么样

我给你说一下,这事儿的背景是国家要搞“双碳”。“双碳”就是两个目标。一个叫碳达峰,一个叫碳中和。说白了,国家计划在2030年之前,让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一个最高点,然后就不再增加了。接着,再花30年,到2060年之前,想办法把自己排出去的二氧化碳都“吸收”掉,实现正负抵消。

你想想,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要改变整个能源结构和生产方式,这得是多大的工程。从发电厂到小作坊,都得跟着变。这么大的变化,肯定需要大量懂行的人来干活。所以,碳中和这个专业,就是为了培养这些人。

张雪峰看好2026年的就业,就是因为第一批学这个专业的本科生,正好是2026年毕业。那时候市场需求刚起来,而科班出身的人才就你们这一波,肯定抢手。

而且这专业有个特点,它不让你只学一门。它让你既懂技术,又懂管理和金融。就是说,你既能跟工程师聊锅炉改造,也能跟老板算碳交易这笔账。这种人现在很少,以后会很值钱。

至于工资,张雪峰给的数是,刚毕业在北京上海这些地方,一个月8千到1万5。干个三五年,熟练了,一年拿二三十万挺正常。如果你做得好,进了热门领域,比如碳交易,那工资就更高了。

碳中和专业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向

那这个专业具体学什么呢?它的课程表,就像一个拼盘,什么都有一点。但拼起来,目标很明确。

首先,你得学技术类的基础课。比如《碳基物理化学》、《人工智能基础》、《光伏技术》这些。学这些不是让你去造光伏板。而是让你明白,碳到底是怎么来的,现在有哪些技术可以减少碳排放,或者把排出来的碳再抓回去。

举个例子。一个水泥厂老板找到你,说我想减少碳排放,你给个方案。你要是连人家的生产流程、哪个环节排碳最多都看不懂,你怎么给方案?你得知道,是换个节能的炉子划算,还是在烟囱上装个碳捕捉的设备成本更低。学这些技术课,就是为了让你能听懂技术问题,能跟工程师对话。

而且,现在都用电脑算东西。所以要学点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以后监测一个地区的碳排放量,分析减排效果,肯定不是靠人拿笔算的。都是靠模型和数据。

然后,你还得学管理和经济类的课。比如《碳中和经济与管理》、《碳市场理论》、《绿色金融》。光懂技术不够,因为老板最关心的是成本和利润。

这里面最核心的一个东西叫碳交易。这是怎么回事呢?国家会给那些排碳大户,比如发电厂、钢厂,每年发一个“排碳指标”,规定你最多能排多少吨。比如一个厂拿了100吨的指标,但通过技术改造,今年只排了80吨。那多出来的20吨指标,就可以拿到市场上去卖给别的指标不够用的工厂。

你学这些课,就是要搞懂这个市场怎么玩。怎么定价,怎么交易,怎么帮公司用好手里的碳指标,甚至靠这个来赚钱。这就有点像炒股,只不过炒的不是股票,是“排碳的权利”。

还有个词叫ESG。就是环境、社会和治理。现在很多大公司和投资机构,都很看重这个。一家公司不光要会赚钱,还得对环境好,对社会有责任。你就得去帮公司写ESG报告,评估他们的项目是不是“绿色”的。

最后,还有政策法规课。碳中和这事,是国家政策推着走的。你必须懂政策,知道国家现在鼓励什么,未来几年有什么规划。跟着政策走,你的职业发展才不会跑偏。

不同学校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比如东南大学,它有两个方向,一个偏能源,一个偏碳核算,教的都是很实际的东西。华南理工大学,可能更偏向化工行业,教你怎么从生产工艺上实现节能减排。所以你报志愿的时候,也要看看这个学校以前是靠什么专业起家的,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方向。

总的来说,这个专业就是想把你培养成一个“中间人”。你一头连着技术,一头连着商业和金融。你能把复杂的技术问题,翻译成老板能听懂的商业方案。这种能力,以后会很有用。

2026年碳中和就业方向与前景

好了,说点最实际的,毕业了能去哪,干什么活。2026年,就业机会应该会很多,因为到处都缺人。我给你分几类说清楚。

第一类,去企业,这是最大的一块。

你可以去那些排碳大户。比如发电厂、钢铁厂、水泥厂、化工厂。他们的减排压力最大,是必须要做这件事的。你在里面可以做这些工作:

  • 第一步:算账。 先帮公司把自己有多少家底搞清楚。就是“碳盘查”,算算公司一年到底排了多少碳,哪个车间、哪条生产线排得最多。
  • 第二步:出方案。 找到问题后,你就要出减排方案。是换一套新设备,还是改进一下生产流程,或者干脆上一套新能源系统。你得分析哪种方案效果好,成本低。
  • 第三步:管指标。 公司每年有碳排放指标,你要像个管家一样,管好这些指标。是自己用,还是拿到市场上去卖掉,你得做决策。

你也可以去新能源公司或者环保科技公司。这些公司是给别人提供减排服务的。

  • 做方案工程师。 客户(比如前面说的水泥厂)有减排需求,你就带团队去给人家做全套的解决方案。
  • 做碳核查员。 这个工作有点像审计。企业上报了自己的碳排放数据,你得代表第三方机构去核查,看他们的数据是不是真的,有没有造假。这个岗位需要考证,很专业。

而且,很多你意想不到的公司也需要你。比如阿里巴巴、腾讯这些互联网公司,或者银行、咨询公司。他们需要人来做ESG分析师。就是评估一个公司或者一个项目在环保、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这个现在很火,因为关系到公司的品牌形象和投资价值。

第二类,去金融行业,这块工资可能最高。

主要是围绕碳交易市场。

  • 做碳交易员或分析师。 就像股票交易员一样,你每天盯着碳市场的价格波动,帮公司进行买卖操作,目标就是低买高卖,赚取差价。这个对人的要求很高,压力也大,但赚得也多。
  • 去银行或投资机构。 现在有“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一个企业想从银行贷款,如果它的项目是绿色的、环保的,就可能更容易获得低利率的贷款。你需要去评估这个项目到底够不够“绿”,风险有多大。

第三类,去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追求稳定。

你可以考公务员,去生态环境局这样的单位。

  • 制定政策。 参与当地“双碳”政策的研究和制定。
  • 分配和管理指标。 负责给辖区内的企业分配碳排放指标,并监督他们按时完成履约。

最后说说工资和现实。刚毕业,在一线城市,一个月拿到一万块左右问题不大。这个起点不算低。更重要的是,这个行业在快速发展,你的工资涨得也会很快。一个有几年经验的技术或者交易人员,年薪三四十万是很正常的。

但是,我也得说点实话。这毕竟是个新专业。可能第一批的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老师们也是边教边学。你可能会觉得学得有点杂,不够深入。

这很正常。任何一个新领域刚开始的时候都这样。风险和机会是并存的。你现在进去,就是这个行业的开荒者。你踩过的坑,会成为后面学弟学妹的经验。而你抓住的机会,也会让你成为这个领域的元老。总的来说,国家这么大力气推的事情,方向上肯定没问题。

本内容由jinlia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c.puchedu.cn/99088.html

Like (0)
jinlianjinlian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