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专业真的不好就业吗 生物制药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

很多人问我,生物制药这个专业到底怎么样。
我的回答很直接。
这个专业,想得挺美,现实挺难。

生物制药专业真的不好就业吗 生物制药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

生物制药专业好不好就业

高中老师都说,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
这话我们听了十几年了。
我们当时也信了。
觉得选了这个专业,以后就是科学家,穿着白大褂,搞研发
毕业了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问题出在哪?
国内的生物制药产业,发展得没那么快。
很多核心的设备、试剂,我们自己造不出来。
比如,做抗体药,需要用到一次性反应袋。
这东西,国外的就好用,稳定。
国产的,总有点小问题。
公司为了保证药品质量,只能买国外的。
一台进口的液相色谱仪,好几十万。
小公司根本买不起,或者只买一两台。
这就限制了研发的规模。
很多公司的研发,说白了就是在模仿,或者做一些小改进。
真正的源头创新,少。

所以,你学的那些高深的理论,可能根本用不上。
你在学校里学基因编辑,学细胞治疗。
毕业后,你找到的工作可能是在药厂的质检部门,做QC。
你每天的工作是什么?
就是用移液枪,把样品加到96孔板里。
或者守在高效液相色谱仪前面,等着出峰。
然后处理数据,写报告。
这份工作,需要你学的那些知识吗?
需要一点,但不多。
一个熟练的技工也能干。
但是,一个QC岗位,来应聘的可能都是生物专业的本科生,甚至硕士。
这就是现实。

而且,这个行业对学历的要求高得吓人。
你如果是本科毕业,想进研发部门,难。
一个药企的研发岗,招一个名额。
收到的简历里,一半是硕士,一半是博士。
很多还是国外留学回来的。
人家HR凭什么选你一个本科生?
这不是说你能力不行。
而是人太多了,学历成了第一道筛子。
我们圈子里有句自嘲的话。
“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劝人学药,同样缺德;劝人学“生”,大卸八块。”
“生”就是指生物。
话虽然难听,但反映了就业的焦虑。

当然,也不是说这个专业就完了。
肯定没完。
你看现在大家多关心健康。
各种靶向药、PD-1,大家都知道了。
国家也在大力投钱,支持新药开发。
这个行业的大方向,绝对没问题。
它肯定会越来越好。
但是,这个“越来越好”需要时间。
可能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久。
我们这一代人,可能就是铺路石。
你要想清楚,你有没有这个耐心去等。
你能不能接受,毕业前五年,工资可能都比不上一个程序员。
想清楚了,再决定要不要一头扎进来。

生物制药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

如果已经上了这条船,或者准备上船。
那也别慌。
路还是有的,看你怎么走。
我把几个主要的方向给你讲清楚。
你看看哪个适合你。

第一条路,搞研发
这是最“正统”的路。
也是当初我们所有人的梦想。
工作内容,就是在实验室里做实验,筛选化合物,优化细胞系,开发新药。
这条路怎么走?
先考研。
这是第一步,也是必需的一步。
本科毕业想搞研发,基本不可能。
硕士是门槛,博士是标配。
你想进药明康德、恒瑞医药这种大公司,没有硕士学历,简历关都过不了。
你想进罗氏、辉瑞这种外企的核心研发部门,最好有个海外博士学位。
研发工作很辛苦。
我有个同学,在上海搞抗体药研发。
他说,做一个项目,就像养一个孩子。
他为了优化一个细胞的表达量,在实验室连续睡了一个月。
每天就是调参数,换培养基,测数据。
实验失败是家常便饭。
一百次实验,九十九次可能都是失败的。
你得有强大的心脏,还得有真的热爱。
这条路的回报周期长,但是天花板高。
你如果真的做出了一个新药,那种成就感,是别的没法比的。
收入也会很高。

第二条路,去工厂,做生产和技术。
这个是很多本科毕业生的选择。
工作内容,就是保证药品能够稳定地生产出来。
比如,你负责一个巨大的发酵罐。
你要监控里面的温度、pH值、溶氧量。
确保里面的微生物或者细胞,能好好“干活”,生产出我们想要的药。
生产线上如果出了问题,比如染菌了,或者收率突然降低了。
你要去分析原因,解决问题。
这份工作,需要你穿着厚厚的洁tiny服,在车间里待着。
可能还需要倒班,上夜班。
但是,工作稳定,对学历要求没那么高。
干久了,你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
从技术员,到工艺工程师,再到生产主管。
发展路径很清晰。
适合踏实肯干,动手能力强的人。

第三条路,做质量。
也就是大家常说的QC和QA。
QC,质量控制。
主要工作是检测。
从原料进厂,到中间品,再到最后的产品。
每一个环节,都要抽样检测,看它符不符合标准。
你每天可能就是和各种分析仪器打交道。
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
工作重复性高,需要细心和耐心。
QA,质量保证。
主要工作是管体系。
你要确保整个生产流程,都符合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你要去审核各种文件、记录。
检查生产操作有没有违规。
如果说QC是警察,负责抓坏人(不合格品)。
那QA就像是检察院,负责制定规则,监督警察。
这两个岗位,都是药厂里不可或缺的。
工作稳定,压力没有研发那么大。
适合有原则,做事严谨的人。

第四条路,转销售
别觉得销售low。
药企的销售,技术含量不低。
尤其是处方药的医药代表。
你的客户是医生。
你光会说漂亮话没用。
你得懂产品,懂相关的医学知识。
医生问你,你们这个药,和另一个药比,作用机制有什么区别?副作用呢?
你得能答上来。
所以,生物制药的专业背景,是你的大优势。
这条路怎么走?
毕业后,直接应聘药企的销售岗位。
大公司都有很完善的培训体系,会教你怎么做。
这份工作,需要你不停地跑医院,跟医生打交道。
情商要高,抗压能力要强。
被拒绝是常事。
但是,回报也高。
你的收入,直接跟你的业绩挂钩。
卖得好,一年赚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都是有可能的。
我认识好几个同学,在实验室待得不开心,转行做了销售。
现在混得比我们这些搞技术的好多了。
适合性格外向,喜欢和人打交道,想赚钱的人。

第五条路,做注册。
简称RA。
这个岗位,有点像药企和政府部门之间的“翻译官”。
一个新药研发出来了,不是马上就能卖的。
你需要准备一大堆资料。
包括药理毒理研究、临床试验数据、生产工艺等等。
把这些资料整理好,交给国家药监局(NMPA)去审批。
这个过程,就叫药品注册。
注册专员的工作,就是负责这个事。
这项工作极其繁琐。
一份申报资料,可能有几万页厚。
一个数据,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错。
你还要跟药监局的审评老师不停地沟通,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
这个岗位,越老越吃香。
因为你做的项目越多,经验就越丰富。
对法规的理解也越深刻。
很多资深的注册经理,都是各大药企争抢的人才。
薪水很高。
适合坐得住,有条理,文字能力强的人。

最后,还是那个建议。
如果你还在读本科,对这个专业还有热情。
那就去考研深造
别犹豫。
考研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它能给你更多的选择。
有了硕士学历,你才有资格去敲研发的门。
你才有资本去跟别人竞争更好的岗位。
怎么准备?
大三上学期,就要定好目标。
想考哪个学校,哪个老师的组。
然后,就是复习。
英语、政治、专业课,一样都不能落下。
有条件的话,提前联系导师。
给他发邮件,介绍你的情况,表达你想加入他课题组的意愿。
这能帮你增加复试的成功率。
这条路很难,但值得。

本内容由jinlia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c.puchedu.cn/100446.html

Like (0)
jinlianjinlian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