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水平,说白了就是英语的“扫盲”水平。它不是让你去跟外国人谈天说地。它的作用,是保证你在一个需要用英语的环境里,能看懂最基本的信息。你不至于完全像个瞎子。我们拆开来看看。

英语四级是什么水平
先说词汇量。
四级要求大概4500个单词。这个数字听起来有点多。但是,这里面大部分都是初中、高中学过的词。你真正需要新背的,可能也就一千多个。
掌握这些词能干嘛?
举个例子。你去一家西餐厅,想点个餐。菜单是英文的。有四级词汇量,你就能认出“beef”(牛肉)、“chicken”(鸡肉)、“pork”(猪肉)、“salad”(沙拉)、“soup”(汤)、“juice”(果汁)这些词。你点餐就没问题。但是,菜单上如果写着“pan-seared scallops with saffron risotto”(香煎扇贝配藏红花烩饭),你肯定就蒙了。这里面的“scallops”、“saffron”、“risotto”就超出了四级范围。
再举个例子。你买了一件进口衣服。想看看洗涤说明。有四级词汇量,你就能看懂“Machine wash cold”(冷水机洗)、“Do not bleach”(不可漂白)、“Tumble dry low”(低温烘干)。这样,你就不会把一件好衣服洗坏。
所以,四级的词汇水平,就是让你能应付日常生活里最常见的英文标识。它解决的是“有”和“无”的问题。
然后是听力。
四级的听力,语速很慢。而且发音都是标准的美音或英音。对话场景也固定。基本就是两个学生在校园里对话,或者一个人在机场问路。
这个水平有什么用?
你在国外机场转机。广播里说:“Attention passengers on flight CA987 to London, your departure gate has been changed to gate B52.”(前往伦敦的CA987航班的乘客请注意,您的登机口已变更为B52号登机口。)有四级听力水平,你就能抓住里面的关键词:“London”、“gate changed”、“B52”。你就知道要去新的登机口。你就不会错过飞机。
但是,如果你去看一部没字幕的美剧,比如《老友记》。里面的人说话快,还有很多俚语和笑话。你可能听十句,只能懂一句。这就是四级听力的局限。它只能处理简单、缓慢、清晰的信息。
接着说阅读。
四级的阅读文章,主题不难。一般是关于校园生活、健康建议、或者某个社会现象的简单介绍。文章的结构也很清晰。通常第一段是中心思想,后面几段是分论点。
做四级阅读题,就像是在一篇文章里找答案。
比如,文章讲的是“熬夜的坏处”。题目问:“根据文章,熬夜会导致什么问题?”你只需要回到原文,找到“staying up late can lead to health problems like high blood pressure”这句话。然后选对应的选项就行。
它考验的不是你的逻辑分析能力。它考验的是你的信息检索能力。
有了这个能力,你可以看懂一些产品的英文说明书。你也可以看懂一些国外大学网站上最基本的入学要求介绍。但如果你想看懂《华尔街日报》的社论,分析里面的观点,那还差得远。
最后是写作和翻译。
这部分最能体现四级的“基础”定位。
写作通常是给你一个题目,比如“你是否认为大学生应该做兼职”。你只需要写三段。第一段说你同意。第二段说一两个简单的理由,比如“可以赚钱”、“可以增加社会经验”。第三段总结一下。用的句型都是“I think…”、“Because…”、“In conclusion…”。只要语法没大错,单词拼写对,就能及格。它不要求你的观点多深刻,也不要求你的文笔多优美。
翻译也是一样。它让你翻译的都是一些很中国的句子。比如,“长城是中国的象征”或者“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你只要能用最简单的“The Great Wall is a symbol of China”这种句式把意思表达出来就行。
总结一下。
英语四级水平,就是一个基础工具包。它给你提供了锤子和螺丝刀。你可以用它来拧个螺丝、钉个钉子。但是,你用它盖不了一栋房子。它是一个起点。一个让你能接触到英文信息世界的起点。
2025英语四级值得考吗
值得。而且你最好把它当成一件必须完成的任务。
别听别人说“证书不重要,能力才重要”。这话没错。但是,在别人不了解你的时候,证书就是你能力的第一个证明。
为什么一定要考?有几个很现实的原因。
第一,很多学校,它跟你的毕业直接挂钩。
这是一条红线。你千万别去试。
很多大学的规定里,都明确写着:本科生必须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才能授予学士学位。
这意味着什么?
就算你专业课成绩再好,拿了各种奖学金。只要你四级没过,毕业时就只能拿到一张毕业证,拿不到学位证。一张纸的差别,影响巨大。现在很多好一点的公司,招聘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学士学位”。你没有,连投简历的资格都没有。
我认识的一个学长,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他编程能力很强,拿过省级比赛的一等奖。但是他英语偏科,四级考了四次都没过。最后毕业,学校就没给他发学位证。他去找工作,很多心仪的大公司,HR一看他没有学位证,直接就把简历扔了。他后来花了一年时间,一边工作一边备考,才把四级考过,然后去学校申请补发学位证。这一年,他错过了最好的校招机会。
所以,别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先去学校的教务处网站上,查清楚你们学校的具体规定。如果跟学位证挂钩,那就什么都别想,考过它。
第二,它是你找工作时的一道硬门槛。
我们来模拟一下你找工作的场景。
你在招聘网站上,看到一个心仪的岗位。你把简历投过去。你的简历会进入这家公司的简历库。然后,HR会进行筛选。
大公司的HR,每天要看几百份简历。他们没时间一份一份仔细读。第一步,就是用系统进行关键词筛选。
筛选的关键词可能包括:学校(是不是985/211)、专业、以及“英语四级”。
如果你的简历里,没有“英语四级”这几个字,或者你的成绩没到425分。那么,你的简历可能直接就被系统筛掉了。HR根本就看不到你写了什么项目经历,参加了什么实习。你连被考虑的机会都没有。
这不是危言耸听。你现在就可以打开任何一个招聘APP。
搜一下“运营”、“产品”、“销售”、“行政”这些常见的岗位。然后点开“职位要求”看一看。你会发现,十个岗位里,至少有七八个都写着“大学英语四级或以上水平”。
这已经不是一个加分项了。它是一个筛选条件。
对于一些特定行业,这个要求更严格。
- 互联网公司:你想想,现在哪个大厂不做出海业务?内部的技术文档、产品需求,很多都是英文的。没四级,说明你的学习能力和基本素养可能不过关。
- 外企:这个不用说了。四级只是最低要求。你进去之后,邮件是英文的,开会可能也是英文的。
- 银行/国企:别以为这些地方不看重英语。现在都在搞国际化。很多好的岗位,比如总行的管培生,都明确要求英语水平。
- 考公务员:你去看看国考、省考的职位表。海关、商务部、外交部这些单位,都会要求四级甚至六级证书。
所以,考四级,是为了让你在求职的赛场上,不至于在起跑线上就被淘汰。
第三,准备考试的过程,本身就有好处。
我知道备考很枯燥。每天背单词,做真题,很烦。
但是,这个过程会强迫你去做一件事:规律性学习。
你要给自己定个计划。比如,每天早上花半小时背50个单词。晚上花一小时做一套阅读题。这个过程,锻炼的是你的自律能力。
而且,你的英语水平确实会提高。
你可能自己感觉不到。但是,当你坚持学了三个月。某天你再去看一部英剧,你会发现,你能听懂的词更多了。你去看一篇英文新闻,你会发现,需要查的生词变少了。
这个能力有什么用?
它可以让你接触到第一手的信息。比如,你想学某个领域的知识,最好的教程、最新的论文,很多都是英文的。有四级的底子,你就可以借助翻译工具,自己去学习。你不用再等别人翻译好的二手、甚至三手信息。
所以,别再纠结了。
2025年,你要做的就是这几件事:
- 去报名。
- 去买一本最新的历年真题。
- 下载一个背单词的APP,从现在开始,每天背。
- 给自己定个计划,每周做两到三套真题。
把英语四级证书拿到手。它不能保证你一定能找到好工作,但它能保证你不会因为没有它,而失去很多好工作的机会。它是一张通行证。有了它,你才能去到更多的地方。
本内容由jinlia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c.puchedu.cn/98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