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20%冲刺、30%稳妥、50%保底”的说法,听听就好。它只是个最基础的参考,你不能完全照搬。每年都有人就按这个死板的比例填,结果高分报低了,或者一个都没录上。这事得灵活处理。关键看你自己的分数和全省排名。
现在都是新高考,能填几十上百个志愿。别被这个数量吓到,其实方法很简单。我们拿96个志愿来举例子,教你怎么分。

冲稳保志愿填报策略
第一部分:冲刺区,大概填30个。
这部分就是让你去冲那些你正常考可能上不了的学校。万一哪年这个学校招生分数线降了呢?机会就来了。
具体怎么做?
第一步,看你的全省排名。比如,你排在第10000名。
第二步,去找往年录取排名在8000到9500名之间的学校和专业组。这些就是你的冲刺目标。
第三步,把这些学校和专业组一个个记下来。
这部分是用来碰运气的,报上了就是赚到。就算没录上,也完全不影响你后面的稳妥区志愿。但是,冲刺不是瞎冲,不能选那些排名比你高太多的,比如你排10000名,去报清华北大,那纯属浪费志愿。
第二部分:稳妥区,大概填20个。
这部分是你的核心。你最有可能被录取的学校就在这里。所以,你要花最多的时间去研究它们。
还是拿排名10000来举例。
稳妥区的学校,往年录取排名就应该在9500名到11000名这个范围里。你的排名正好在中间,所以录取的可能性很大。
你要研究什么?
首先,看学校在哪个城市。你愿不愿意去那里生活四年。
然后,看这个专业组里的专业你喜不喜欢。去学校官网查这些专业的课程表,看看大学四年具体学什么。
最后,查查这些专业的就业情况。毕业生一般都去了什么公司,做什么工作。
这部分的志愿质量,直接决定了你大学的起点和体验。一定要认真选。
第三部分:保底区,大概填46个。
这部分是你的安全网。它的作用只有一个:保证你一定有大学可以上,不会滑档。
千万别觉得“我分不低,用不上保底的”。每年都有自信的学生滑档,最后只能去参加征集志愿,那时候好学校好专业基本都没了,只能随便挑个剩下的。
你排10000名,保底区就要选那些往年录取排名在12000名以后的学校。
而且,保底区的志愿数量一定要够多。把剩下的志愿名额都用在这里。这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选的学校可能你不太满意,但它能给你一个本科的身份,比什么都强。
总的来说,不同分数段的人,策略不一样。
考生分数段 | 具体做法和心态 | “冲稳保”比例建议 |
高分段考生 (全省前5%) | 你不用担心没学上,要考虑的是上什么档次的学校。可以大胆报顶尖大学的好专业。 | 冲刺 (40%) 、 稳妥 (40%) 、 保底 (20%) |
中分段考生 (全省20%-50%) | 这是人数最多的群体。重点放在稳妥区。学校和专业要平衡好,别只看学校名气。 | 冲刺 (30%) 、 稳妥 (50%) 、 保底 (20%) |
低分段考生 (全省后50%) | 你的第一目标是“有学上”。把大部分志愿都放在保底区。确保能上一个公办本科,或者好的专科。 | 冲刺 (10%) 、 稳妥 (30%) 、 保底 (60%) |
最后,还有艺术生和体育生。你们要同时看文化课成绩和专业课成绩。我认识一个学美术的,文化课成绩很高,超了一本线几十分。但是他的专业联考成绩一般。他报了几个好的美术学院,结果学校一看他专业分不够,直接就把档案退了,根本不看他的文化课成绩。所以,你们是两条腿走路,哪条都不能短。
志愿填报常见误区有哪些
填报志愿的时候,有几个坑千万别踩。踩进去一个,前面的努力可能都白费了。
第一个大坑:不懂平行志愿的规则。
很多人以为,平行志愿就是我填的A、B、C三个学校是平行的。A录不上,档案就去B,B不行再去C。这个想法完全是错的。
平行志愿的真实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第一步,系统把全省的考生按分数从高到低排队。状元第一个开始投档,然后是第二名,以此类推。轮到你之前,你只能等着。
第二步,终于轮到你了。系统会看你的志愿表,从你填的第一个志愿开始检索。
系统先看你的第一个志愿A。A学校的专业组还有招生名额吗?如果有名额,你的档案“嗖”地一下就投出去了。一旦投出去,你这次的投档过程就结束了。你后面的B、C、D……几十个志愿,系统连看都不会看。
如果A学校的名额满了。系统才会接着看你的第二个志愿B。B学校还有名额吗?有名额,就投档,然后结束。如果B也满了,就再看C。以此类推。
第三步,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投档机会只有一次。
如果你的档案被投到了某个学校,比如A学校。但是你因为某些原因被这个学校退档了。最常见的原因就是:你填的几个专业分数都够不上,而你又没有勾选“服从专业调剂”。那么,你就会被A学校退档。
一旦被退档,你在这个批次的录取就彻底失败了。你的档案不会再被投给你后面填的B学校或C学校。你就“滑档”了,只能等这个批次的征集志愿,或者直接掉到下一个批次。
所以,我一定要反复强调:必须勾选“服从专业调剂”!
这等于给你加了一道保险。只要你的分数够这个学校的投档线,学校就必须录取你,顶多是把你调剂到一个你不那么喜欢的专业。但是,先进了大学的门再说。很多大学在大一或大二都有转专业的机会。这总比直接滑档,掉到差很多的学校去要好得多。去年某省就有三百多个考生,就是因为不服从调剂,明明分数够本科,最后只能去了专科。
第二个大坑:为了学校名气,随便选专业。
“选学校还是选专业?”这是个老问题。很多人觉得,只要能上个985、211,专业差一点也无所谓。
但是你想过没有,学校的名气只能帮你四年,毕业找工作时给你一个好一点的敲门砖。而你学的专业,很可能要跟着你一辈子。
举个例子。前几年房地产火的时候,很多名校的土木工程专业分数线很高。很多人拼了命考进去。结果现在行业不景气,就业困难。不少名校的土木毕业生都找不到对口工作,只能转行。你说这大学四年学的东西,是不是浪费了很多?
所以,填志愿之前,你必须做两件事。
第一,问问自己。我到底喜欢什么?我对什么好奇?我擅长理科还是文科?我以后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想稳定还是想挑战?先把这些问题想清楚。
第二,动手去查资料。不要只看专业的名字,很多专业的名字都很有迷惑性。
看起来的专业名称 | 实际上学的是… | 提醒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名字里有“信息”和“计算”,但它其实是数学专业。 | 课程大部分是数学理论和证明。想当程序员,最好直接报计算机科学。 |
生物科学/工程 | 听起来很高科技,能改变世界。 | 本科毕业不好找对口工作。想有好的发展,基本都要读到博士。 |
电子商务 | 以为是学怎么开网店、做直播带货。 | 其实课程很杂,什么都学一点,但都不深入。毕业后可能做的是运营或客服。 |
环境科学 | 以为是保护环境,拯救地球。 | 毕业后对口的工作可能是在工厂或污水处理厂做环境监测。 |
怎么查?去你想报的大学的官网,找到招生信息,点开你想报的专业,里面会有详细的“培养方案”或者“课程设置”。仔细看看他们大一到大四都要上哪些课。这些课你感不感兴趣?你学不学得来?这个比什么都重要。
而且,现在是按“专业组”填报。一个专业组里,经常会把一个热门专业和几个冷门专业捆绑在一起。你报了这个组,如果分数不够热门专业,又服从了调剂,就可能被调剂到组里的冷门专业去。所以,每个专业组里包含哪些专业,你都要看清楚,确保里面的所有专业你都能接受。
总之,填志愿是你自己的事。这是你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独立选择。多花点时间,把功课做足,别让未来的自己后悔。
本内容由jinlia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c.puchedu.cn/99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