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我得给你说明白。2027年江苏新高考,想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这个专业,选科是个大问题。我把现在能找到的信息给你摆出来,你一看就懂。
最关键的一点是,大部分好学校,特别是那些专业强的,都要求你首选物理。而且,再选科目里,化学是必选项。这基本是个硬规矩。
我给你列个表,你看得更清楚。这个表里都是些办这个专业比较有名的大学。

2027新高考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怎么选科
大学名称 | 首选科目 | 必选的再选科目 | 我的分析 |
北京林业大学 | 物理 | 化学 | 这是行业里的顶尖学校。它这么要求,就是告诉你,这个专业需要很强的理科基础。 |
南京林业大学 | 物理 | 化学 | 这是咱们江苏本地的好学校,要求跟北林大一样。想在家门口读,物理化学跑不掉。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物理 | 化学 | 985大学,就在黄土高原边上,搞这个研究有天然优势。它的要求也说明了专业的硬核程度。 |
西南大学 | 物理 | 化学 | 211大学,在重庆,山地多,研究这个也很有针对性。所以物理化学也是标配。 |
其他多数农林大学 | 物理 | 化学 | 规律很明显。中南林业、福建农林、山东农业这些学校,基本都认“物理+化学”这个组合。 |
你看完这个表,心里应该有数了。
如果你选了物理和化学,那恭喜你。报这个专业,全国绝大部分的好学校都向你开着门。你的选择面很宽,基本不用担心因为选科被卡住。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选了“物化”组合。
那选了历史的同学怎么办?是不是就没机会了?也不是。这里面有个变数。
有些学校,在招生的时候,对历史考生开的口子是“不限”。就是说,不管你再选科目选了啥,只要首选是历史,就能报。比如之前提到过的塔里木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这些。
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些学校觉得,学历史的学生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搞水土保持,有时候要去村里做项目。你需要跟当地人沟通,了解他们的历史和习惯。学历史的学生,可能更擅长做这些社会调查和沟通工作。
所以,给你的具体建议是这样:
第一步:确定你自己的情况。
你得先问问自己,你是物理强,还是历史强?这是最根本的。不要为了一个专业,硬去选自己不擅长的科目,那样高考会很吃亏。
第二步:根据你的选科,圈定学校范围。
- 如果你是“物理+化学”组合:你的目标就是上面表格里的那些学校。你可以开始研究这些学校哪个更适合你,比如地理位置、学校文化等等。
- 如果你是历史考生:你的任务就更重一点。你需要专门去搜集那些对历史考生“不限”选科的学校。把它们一个个列出来,做成你自己的备选清单。
第三步:随时关注最新的官方信息。
我今天说的,是基于目前的信息。但是,高考政策每年都可能有微调。所以,最保险的办法,是高三那年,一定要去你想报的大学的本科招生网。找到那个官方发布的“选科要求”文件,那个才是最准的。别信那些乱七八糟的网站和机构。
说白了,选科这件事,就是提前规划。物理生走的是阳关道,路宽。历史生走的是另一条路,路窄一点,但也能到终点,关键是要找准路。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简介
聊完怎么选科,我再给你聊聊这个专业到底学什么,毕业了能干啥。很多人一听这名字,就觉得是去西北戈壁滩上种树,又苦又累。
这个想法,对,也不对。
确实,这个专业需要去野外。你不可能天天坐在教室里。但是,它绝对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和原始。现在都是技术活。
这个专业学的东西很杂。我把它拆开给你看。
你要学点地理和遥感。
课程会有《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老师会教你怎么看卫星拍下来的照片。从照片上,你就能分析出,这块地方的植被怎么样,哪里的土正在流失。你用的工具是电脑软件,在地图上点点画画,就能做初步的规划。
你要学点生物和植物。
比如《植物学》、《生态学》。你得认识各种各样的植物。而且,你得知道哪种植物的根最能抓住土,哪种植物最耐干旱。比如,在某个坡上种树,不是随便种的。你要考虑种什么树,树和树之间隔多远,底下要不要再配上一些灌木和草。你是在设计一个小的植物群落。
你还要学点土木工程。
课程里有《水力学》、《工程力学》、《水土保持工程学》。光种树有时候不够。比如在一条沟里,水流太急,会把土都冲走。你就得设计在这里修一个小型水坝,叫淤地坝。这个坝多高、多厚、用什么材料,都需要你用工程知识去计算。这跟盖房子算承重是一个道理。
你还要懂点化学和土壤。
《土壤学》是核心课程。你要去野外挖土,带回实验室。然后用各种仪器分析这个土的成分。是酸性还是碱性?缺氮还是缺磷?知道了这些,你才能对症下药,改良这片土壤。
所以你看,这个专业是把地理、生物、工程、化学这些东西都揉在了一起。你既要能用电脑,也要能下工地;既要能在实验室里做分析,也要能跟老乡聊天。
那毕业以后,具体能干什么工作呢?我给你举几个例子。
一种是去政府部门。
比如去各地的水利局、林业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你的工作可能是在办公室里做规划。比如,你们县明年要对某条小流域进行治理。你就需要负责写方案,画图纸,算预算,然后申请项目资金。这个工作比较稳定。
一种是去设计院或者公司。
现在很多工程项目,比如修高速公路、建水电站,国家都要求必须先做“水土保持方案”。这个方案,就得由专业的人来做。你的工作就是去项目现场勘查,然后用电脑建模,计算施工会造成多少水土流失,再设计出一套保护措施。比如,挖开的山坡要怎么加固,裸露的土地要怎么用植被覆盖。这个收入会高一些。
还有一种是去研究机构。
比如去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所,或者留在大学里。你的工作就是做研究。可能是在一个固定的观测站,常年监测一片林地的土壤水分变化。也可能是研究某一种新材料,比如一种可以喷洒在沙丘上固定沙子的粘合剂。这个对学历要求比较高,得一直读到博士。
这个专业适合什么样的人?
首先,你不能讨厌往外跑。如果你就喜欢待在城市里,吹空调,那这个专业不适合你。它一年总有那么几次要去野外实习或者勘测。
其次,你得有点耐心。生态治理不是一天两天能看到效果的。你今天种下一片树,可能要等好几年,才能看到它真的改变了那里的环境。这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专业。
最后,你得对自然环境有兴趣。当你看到一片光秃秃的山坡,因为你的努力,慢慢变绿了,你会有一种很实在的成就感。这种感觉,是做很多其他工作体会不到的。
总的来说,这个专业没那么热门,但是很稳。因为国家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这方面的人才缺口一直都在。它给不了你大富大贵,但能给你一份有意义、有前景的稳定工作。
本内容由jinlia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c.puchedu.cn/99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