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高校招生政策的调整,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常常关注高校的招生批次及综合实力。本文将聚焦浙江工商大学,深入探讨其是否属于“好大学”的范畴。

一、招生批次与基本定位
浙江工商大学在全国大部分省份属于本科第一批次招生,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虽然该校并非“985”、“211”或“双一流”建设高校,但在商科领域享有较高声誉。
二、学科实力评估
- 优势学科
- 统计学: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获评A-等级,位列全国前10%,拥有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 工商管理:获评B+等级,全国前20%。会计学、财务管理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 经济学、法学:应用经济学获评B,法学获评B-。金融学、法学专业就业竞争力强。
- 学科门类学校涵盖经、管、法、文、理、工六大学科门类,其中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包括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等)。
三、科研水平与师资力量
- 科研平台:学校拥有现代商贸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之江大数据研究院等15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近五年,学校承担国家级项目300余项,科研成果多次获得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
- 师资队伍:专任教师中博士占比78%,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20余人。商科领域师资力量尤为突出。
四、就业与升学情况
- 就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6%,85%的毕业生在长三角地区就业,主要流向金融、互联网、制造业等领域。学校与阿里巴巴、浙商银行、普华永道等知名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会计、统计等专业毕业生进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比例较高。
- 升学:国内升学率约为18%,主要升学院校包括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境外留学率约为10%,多数学生选择QS排名前100的高校。
五、社会声誉与排名
排名机构 | 排名 | 备注 |
软科(2024) | 全国第115位 | 浙江省属高校第3位 |
毕业生薪酬 | 全国第68位,浙江省内第4位 | 毕业生起薪约6500元/月 |
六、优势与不足
- 优势: 商科实力强劲,就业区域优势明显,行业资源丰富。
- 不足: 非“双一流”建设高校,理工科相对较弱,学科发展不够均衡。
浙江工商大学作为一所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校,在商科领域具有显著优势,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对于有意在长三角地区从事金融、商贸、法律、数据分析等相关工作的考生,尤其对商科和统计学感兴趣的考生,该校是值得考虑的选择。然而,对于有“双一流”情结或希望在尖端理工科领域深造的考生,则需谨慎权衡。
本内容由jinlia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c.puchedu.cn/85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