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goodat的中文翻译

“be good at”最常见的翻译,教科书里标准答案式的翻译,是擅长

对,没错。但也就到此为止了。

如果你真的想让自己的中文听起来像个活人,而不是一个行走的翻译软件,那“擅长”这个词,你得慎用,甚至,大部分时候得忘了它。

说实话,我最烦的就是这种懒人翻译。它没错,但它没有灵魂。它像一件刚从洗衣机里拿出来、被拧得干巴巴的衣服,形还在,但那股鲜活气儿,没了。

你想想,一个美国小孩,踢完球,满头大汗地跑过来跟你说“I’m good at soccer”,那感觉,那种理所当然的、阳光下的自信,你直接回一个“哦,你很擅长足球”,瞬间,整个画面就从加州阳光沙滩切换到了某个严肃的会议室,他不是在分享他的快乐,而是在做一次工作汇报。这感觉对吗?完全不对。

“be good at”这个短语在英文里,用得太普遍了,太口语化了,它就像喝水吃饭一样自然。它可以是说自己真的牛,也可以是带点自嘲的客气,甚至可以是朋友间的调侃。但“擅长”这个词,在咱们中文的语境里,分量太重了。它很书面,很正式,甚至有点端着。一个人要是当着面说“我擅长这个”,我们心里多半会嘀咕:“哟,口气不小啊。”

所以,别再抱着“擅长”不放了。我们来看看,一个活生生的中国人,在不同的场景下,会怎么表达“be good at”这个意思。

先说最常见的,聊技能,聊爱好。

朋友聚会,你做了一桌子菜,大家赞不绝口。这时候你想表达一下“I’m good at cooking”,你会说“我擅长烹饪”吗?天啊,那也太奇怪了。你可能会带着点小得意,说:“嘿,做饭我还是很有一手的。”或者更谦虚(凡尔赛)一点:“瞎做的,就这点爱好了,别的拿不出手。” 看见没?有一手拿手,这才是生活里的词儿。它带着温度,带着那么点江湖气和小骄傲,一下子就把那个油烟氤氲的厨房画面给勾勒出来了。

换个场景。大家在KTV,有个哥们儿是麦霸,唱得确实好。你说“He’s good at singing”,翻译成“他擅长唱歌”?也行,但太干了。你会指着他,跟旁边人说:“他唱歌可牛了!”或者“这哥们儿唱歌是真在行。” 如果是年轻人,尤其是北方一点的,可能会说:“他唱歌贼溜!” 在行,这些词里有赞叹,有语气,有情感的温度,比冷冰冰的“擅长”强一万倍。

再说打游戏。一个队友操作猛如虎,带你躺赢。你会发消息说“你擅长玩这个英雄”?别逗了。你只会敲出两个字:“牛逼!”(虽然粗鄙但直接),或者说“哥们儿,你玩得真溜!” “你这个英雄是绝活吧?” “你简直是玩明白了!” 这些,才是游戏玩家的黑话,是真正浸入那个场景的表达。

所以你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无数个生动活泼的词可以替代“擅长”:

  • 很有一手:通常指某种具体的手上功夫,比如做饭、修理、手工。
  • 拿手:跟“有一手”类似,但更强调这是自己的招牌技能,比如“我的拿手菜是红烧肉”。
  • 在行:比较北方的一个词,很口语,指对某个领域很懂、很精通。
  • 很溜 / 贼溜:非常口语化,流行语,形容技术、操作非常娴熟流畅。
  • 很牛 / 牛逼:简单粗暴的夸赞,带着强烈的佩服语气。
  • 是块……的料:强调一种天分,一种潜力。“我看你小子是块唱歌的料。”
  • 有……的天赋:比“是块料”更书面一点,但依然比“擅长”有感情。“他有惊人的音乐天赋。”

接着,我们说说稍微正式一点的场合,比如工作、面试。

这时候,“擅长”的出场机会就多一些了。在简历上写“擅长沟通协调”,没问题。但在口头交流的时候,还是有更好的选择。

比如,你想说“I’m good at data analysis”。

如果你说“我擅长数据分析”,也行,但听起来就像在背简历。

你可以换个说法,让它更有血有肉:“我对数据分析这块儿比较有经验。”“数据分析算是我的强项。”“我之前主要负责的就是数据分析,处理过好几个大的项目。”

看到区别了吗?“擅长”是一个结论,一个标签。而后面这些说法,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展示你的经历,它更具体,也更有说服力。

在专业领域,如果你真的达到了很高的水准,“be good at”甚至可以翻译成精通。这是一个比“擅长”分量更重的词。说“我擅长Python”和“我精通Python”,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可能只是会用,后者则意味着你对底层逻辑、各种库都了如指掌。所以,用“精通”的时候要小心,别吹牛吹破了。

最后,也是最难翻译的一种“be good at”,是那种非技能性的、偏向于性格或习惯的能力。

比如,“She’s good at making people feel comfortable.” 她擅长让人们感到舒服?我的天,这中文听着简直像机器人说的。

一个真正懂中文的人会说:“她很会为人处世,跟她在一起总觉得很放松。”或者“她特别有亲和力。”

再比如,“He’s good at finding excuses.” 他擅长找借口?也对,但不够传神。

我们会说:“他最会/最能找借口了!”或者更损一点:“要说找借口,谁也比不过他。”

这里的很会特别能最会,就非常精妙。它把那种无奈、调侃的语气完美地传递了出来。这种能力,不是靠学来的,而是一种近乎本能的“会”和“能”。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be good at”的中文翻译是什么?

它什么都是,也什么都不是。

它不是一个可以被简单替换的词语。它是一种感觉,一种语境,一种说话人当下的状态。你想要翻译好它,就不能只盯着字面,你得去感受那个画面:

那个说“I’m good at it”的人,他是骄傲的,还是谦虚的?是在朋友间吹牛,还是在老板面前展示自己?他说的是一个能写在简历上的硬技能,还是一个只可意会的软实力?

想明白了这些,你脑子里自然就会冒出那些活蹦乱跳的词儿:拿手在行很溜有一手是块料强项很会特别能……

语言的魅力,恰恰就在于这种无法精确对等的模糊和丰富之中。放弃寻找那个唯一的“标准答案”吧,去拥抱中文里那些带着烟火气、带着人情味的表达。下次再遇到“be good at”,别再第一时间就想到“擅长”那个冷冰冰的词了,多想一秒,你的中文,会因此而变得生动、地道,充满魅力。

begoodat的中文翻译

本内容由lily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c.puchedu.cn/95927.html

Like (0)
lilylily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