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mation中文翻译

当然是 自动化

字典里,网页翻译工具上,你敲下 “automation”,它八九不离十会吐出这两个字。问题解决了?早着呢。如果你只是想知道这个单词的意思,那到此为止。但如果你想真正“理解”它,想在和别人聊技术、聊工作、聊未来的时候,能准确地用中文表达那个微妙的语境,那“自动化”这三个字,仅仅是个开始,甚至有时候,它还会误导你。

这词儿,它有年头了。

你一说 自动化,我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画面,不是什么酷炫的AI,也不是什么智能家居。是上世纪那种,带着浓重工业革命味道的场景——轰鸣的生产线,一排排长得一模一样的机械臂,以一种毫无感情、精准到毫秒的节奏,重复着抓取、旋转、焊接的动作。传送带永不停歇地运送着汽车外壳、手机中框。那种感觉,是冰冷的,是庞大的,是属于工厂和工程师的。在这个语境里,“自动化”的翻译,是100%的精准,无可挑剔。它代表着用机器替代重复性、标准化的 体力劳动。这是它的基本盘,它的经典形象。

但后来,世界变了。计算机和互联网来了。

“Automation”这个词,也悄悄地从工厂车间,溜进了办公室,钻进了每个人的电脑里。这时候,你再说 自动化,味道就开始有点不对了。

比如,一个程序员会说,他写了个 脚本 (script),去“automate”每天的数据备份和报告生成。他会用“自动化”这个词吗?会,但他心里想的可能更接近于一个“自动执行的批处理任务”。他不会联想到机械臂,他想到的是一行行代码在后台默默跑着,解放了他的双手,让他可以上班摸鱼……不是,让他可以去干更重要的事。

再比如,一个测试工程师,他们整个团队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搞 测试自动化 (test automation)。他们会写成千上万行代码,模拟用户的点击、输入、滑动,去“自动化”地测试一个APP的几百个功能。这当然是自动化,但它和工厂里的自动化,隔着十万八千里。它替代的,是重复性的 脑力劳动,或者说是“眼力劳动”和“手力劳动”。在这里,“自动化”这个词依然成立,但已经开始显得有点“重”了,有点“工业感”过强了。

然后,事情变得更有意思了。

大概是几年前,一个叫 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 的概念火了。一堆咨询公司、软件厂商,天天在你耳边吹风,说什么“数字化劳动力”、“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他们说的这个“automation”,又是什么?

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用软件机器人,去模拟人在电脑上的操作。比如,一个财务人员,以前每个月都要从系统A里导出Excel表,复制其中几列数据,粘贴到系统B的网页上,再点击提交。枯燥、乏味、还容易出错。RPA就是让一个软件“机器人”来帮你干这个事。它会自动打开系统A,自动导出,自动复制粘贴,自动提交。

这叫什么?当然也叫 自动化。但你品,你细品。它和工厂的自动化,核心逻辑是一样的——替代重复、标准化的劳动。但它的战场,是办公室,是Windows桌面,是浏览器和Excel。所以,“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这个全称,其实比单单一个“自动化”,要精准得多。它强调了 流程 (process),强调了它是在模仿“人”在电脑前的操作。

聊到这,你会发现,“automation”这个词的内涵,早就从物理世界,蔓延到了数字世界;从蓝领工人的生产线,渗透到了白领的办公桌。

还没完。我们每天都在用的东西,其实也是“automation”。

你的手机,设定了每天早上7点自动解除静音模式,播放你喜欢的音乐。这是不是automation?是。

你的智能音箱,你对它说一句“我出门了”,它就自动关掉全屋的灯、空调,并启动扫地机器人。这是不是automation?也是。

你用IFTTT或者“快捷指令”App,设定了一个规则:每当你发一条带特定标签的朋友圈,它就自动把图片存到你的云盘里。这更是最纯粹的automation。

但你在跟朋友描述这些功能时,你会一本正经地说“我把我家的灯光实现了 自动化 管理”吗?

大概率不会。你会说:“嘿,你看我这个,超方便!”“我弄了个小玩意儿,现在一句话就能搞定所有事。”“简直是 懒人神器!”

看到没?在个人生活领域,当“automation”变得轻量、便捷、触手可及时,我们甚至不愿意用 自动化 这个听起来有点“严肃”和“宏大”的词去形容它。我们更愿意用“方便”、“智能”、“捷径”、“小技巧”这种更生活化的词。

这就引出了最关键的一个区分点。很多时候,我们把“automation”和另一个词搞混了——智能化 (intelligentization)

自动化,是执行“规则”。它的核心是“如果A发生,就执行B”。你设定好了规则,它就一丝不苟地执行,不知疲倦,也不会创新。你让机械臂把螺丝拧紧三圈,它绝不会自作主张给你拧四圈。你让RPA复制Excel的A列,它绝不会去碰B列。它的前提是,流程是 确定的、标准化的

智能化,是做出“判断”。它的核心是“基于数据X、Y、Z,我认为应该执行C”。比如,智能推荐系统,根据你的浏览历史,判断 你可能喜欢什么视频,然后推送给你。这背后是算法和模型,而不是写死的if-else规则。再比如,自动驾驶,它要根据摄像头和雷达传回来的海量数据,判断 前方是人还是垃圾桶,判断 此刻是该刹车还是该转弯。

所以,一个按照固定时间开关的空调,是 自动化。一个能学习你的作息习惯,在你回家前自动开启、并调节到你最舒服温度的智能空调,那才叫 智能化

很多公司喜欢把自己的产品吹成“AI赋能的智能XX”,但你扒开一看,核心逻辑可能就是个高级点的自动化工作流。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

“Automation”的中文翻译是什么?

如果你在写一篇严谨的、关于工业4.0的论文,那就用 自动化

如果你在和一个程序员聊他的CI/CD流水线,你们俩可能都会用“自动化”,但你们心里想的其实是 自动化脚本 或者 自动化工作流 (workflow)

如果你在向一个企业老板推销你的RPA产品,你最好说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或者更时髦的 数字化劳动力,这显得你更专业。

如果你在跟朋友安利你的iPhone快捷指令有多牛,你大概会说“自动搞定”,而不是“自动化”。

这个词的翻译,本身就是一场“自动化”的演变史。它从一个冰冷坚硬的工业术语,逐渐变得柔软、无形,充满了想象力。它不再仅仅是替代“手和脚”,它在替代“眼睛”和“脑子”里那些重复性的部分。

所以,别再满足于“自动化”这个标准答案了。下次当你看到“automation”,或者想用中文表达这个意思时,多停一秒,问问自己:

我们谈论的,到底是什么场景?

是工厂里那个不知疲倦的钢铁巨人?还是代码里那几行默默无闻的优雅脚本?是办公室里那个帮你填表的数字员工?还是生活中那个让你能多睡五分钟的贴心小技巧?

答案,永远在语境里。这比一个干巴巴的翻译,重要多了。

automation中文翻译

本内容由lily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c.puchedu.cn/96256.html

Like (0)
lilylily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