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ir的中文翻译

Chair的中文翻译?椅子

就这么简单吗?字典上是这么写的,考试标准答案也是它。但生活,它从来就不是一本字典。

说真的,每次有人问我这种“A的中文是什么”的问题,我总觉得这问题背后,藏着一个巨大的、关于语言和文化的误解。就好像以为只要找到了那个对应的标签,就能完美地把一个东西从一个世界搬到另一个世界。不可能的。

你跟一个老外说椅子,他脑子里浮现的可能就是最标准的那种,四条腿,一个平面,一个靠背。但你跟一个中国人说椅子,那故事可就多了去了。

首先,你得把它和它的一个近亲,也是最容易混淆的亲戚——凳子——给分清楚。什么是有靠背的,什么是没靠背的。这是最粗暴、最实用主义的分法。小时候在院子里,搬个小板凳写作业,那是凳子。吃饭的时候,围着八仙桌坐的,有雕花靠背的,那是椅子。很简单,对吧?

可你再想想。公园里那种长条的,能坐好几个人的,我们叫它“长”,它有靠背。但地铁里那种光秃秃的,一长条金属或塑料的,我们也叫它“座”,可它很多时候,压根没个正经靠背。这时候,“靠背”这个标准,好像就有点站不住脚了。

所以你看,语言这东西,它不是逻辑,它更多是约定俗成,是历史,是习惯。

说到历史,椅子这东西在中国,本身就是个外来户。我们老祖宗,几千年里都是“席地而坐”的。你想想那些古装剧,汉唐时期,人们都是在地上铺个席子,要么跪坐,要么盘腿坐,那叫一个端庄。屋子里的家具,也都是低矮的,比如几案。整个人的视线,是水平偏下的。

后来,一种叫“胡床”的东西,从西域传了过来。它其实就是个可以折叠的、腿很高的马扎。这玩意儿可了不得,它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坐姿,从“席地而坐”变成了“垂足而坐”。腿可以放下来了!你想想,这得是多大的解放。就因为这个小小的改变,整个家具系统、建筑内部空间,甚至人的社交礼仪,都跟着天翻地覆。桌子变高了,窗户也得跟着开高点,人与人之间对视的角度都变了。

所以,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椅子,它的每一次演变,背后都踩着我们生活方式的巨大脚印。从最早的交椅(就是那个“头把交椅”的交椅,带着权力的象征),到后来的官帽椅、圈椅、太师椅,每一种椅子的形态,都不仅仅是功能,它还是审美,是身份,是权力。

一把明式的圈椅,那线条,那弧度,简直就是文人风骨的物化。你坐在上面,背能挺直,手能搭在扶手上,姿态舒展又内敛。它不是让你瘫在里面的,它是让你“坐”在里面的,带着一种精神气。

而我姥姥家的那把竹躺椅,又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叙事。它通常出现在夏天的午后,院子里的葡萄架下。吱呀作响,是它唯一的语言。你躺上去,整个身体的重量都被竹片温柔地接纳,阳光把竹子的影子切成一条一条,洒在地上,也洒在我昏昏欲睡的脸上。那把躺椅,它不象征权力,也不讲究风骨,它只关于一件事:安逸。它是我童年记忆里,最柔软、最缓慢的那部分。它的中文,甚至不能简单叫椅子,它得叫“躺椅”,或者更亲切点,“那把旧竹椅”。

再后来,我们上学了。教室里的椅子,永远和桌子是连体的。硬邦邦的木板,坐久了屁股都疼。椅背上刻着前面那个人、前面那个人的前面那个人的名字和心事。那把椅子,是规训,是束缚,是青春期无处安放的躁动。它不是一个供你休息的物件,它是一个工具,一个把你固定在“学生”这个身份里的模具。

工作之后呢,世界又变了。我们开始讨论“人体工学椅”。这名字一听就充满了现代性与科学理性。它可以调节高低,扶手可以升降,腰靠可以顶住你疲惫的腰,头枕可以托住你沉重的脑袋。它的一切设计,都是为了让你能更长久地“坐”着,为了对抗“坐”本身对身体的伤害。这多讽刺啊。我们花了上千年,好不容易从地上站起来,学会了舒服地坐着,现在又要花大价钱,买一把高科技的椅子,来缓解“坐得太久”带来的痛苦。这把椅子,它关乎效率,关乎健康,也关乎一种现代人的焦虑。

所以,你再回头看“chair”这个词。

它在英语里,也远不止一个平面。它可以是 an electric chair (电椅),充满了死亡的冰冷;可以是 the chair of a department (系主任),代表了学术权力的顶峰;也可以是 take a chair (请坐),只是一句简单的、表示礼貌的邀请。

语言的魅力和诡计,就在这里。

我们以为我们在翻译一个词,其实我们在翻译一个场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一种情感。

比如,当你想表达“权力中心”的那个座位时,中文可能会用“宝座”或者“第一把交椅”。一个带着帝王之气,一个带着江湖豪情。

当你想表达一个“空缺的位置”时,英文可能会说 an empty chair,而中文里,我们会说“虚位以待”,四个字,画面感、期待感,全出来了。

当你想表达一个单纯的“座位”概念时,比如买电影票,“还有座位吗?”,这里的“座位”就比“椅子”更准确。座位(zuòwèi),它更抽象,强调的是“坐的功能和位置”,而不是那个叫椅子的实体。

所以,chair的中文翻译是什么?

椅子

但它也可以是凳子,是马扎,是躺椅,是圈椅,是宝座,是交椅,是座位,是位置,是权力,是安逸,是规训,也是乡愁

它是我姥姥在院子里摇着蒲扇的那个下午,也是我在格子间里敲着键盘的此刻。它承载着我们身体的重量,也见证着我们情绪的起落。

下一次,当你坐在一把椅子上时,不妨感受一下它。是冰冷的金属,还是温润的木头?是让你挺拔,还是让你陷入?它在对你说什么?它见证了你的什么故事?

或许,这才是“chair”这个词,最真实、最丰满的翻译。它不在字典里,它在你的生活里。

chair的中文翻译

本内容由lily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c.puchedu.cn/96335.html

Like (0)
lilylily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