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ce中文翻译

要说alice中文翻译这事儿,根本就不是一个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它更像一个巨大的树洞,你一头栽进去,会发现里面不是一个世界,而是无数个平行宇宙。每个宇宙里,都住着一个面貌、脾气、甚至口音都截然不同的爱丽丝。

所以,如果你问我“alice的中文翻译是什么?”,我只能告诉你,它是一本书名,通常被翻译成《爱丽丝漫游奇境》,有时候也叫《爱丽丝梦游仙境》。但这个书名,仅仅是你通往那个疯狂世界的门票,一张最最基础的入场券。真正的好戏,全在里面。

我至今还记得,我拥有的第一本《爱丽丝》,是小学时候在某个老旧书店的角落里淘到的。封面是那种现在看来有点“土气”的手绘,爱丽丝穿着蓝裙子,金发梳得整整齐齐,表情里带着一种符合“好孩子”标准的困惑。那本书的纸张泛黄,带着一股旧书特有的、混杂着灰尘和时光的香气。里面的翻译,老实说,现在想来应该是某个儿童文学编译本,很多绕口的双关语和逻辑谜题都被简化、甚至直接跳过了。它只是给我讲了一个小女孩掉进兔子洞,遇到一堆奇怪动物的离奇故事。

但,即便如此,那个简化的、面目模糊的爱丽丝,也已经足够在我心里凿开一个洞。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故事可以不讲道理,原来对话可以毫无逻辑,原来整个世界可以像一场高烧时的梦境,眩晕、荒诞,又充满了无法言说的吸引力。

直到后来,我接触到了更多的版本,才真正意识到翻译《爱丽丝》这件事,到底有多么“要命”。

这书的灵魂,根本不在于情节,而在于语言本身。刘易斯·卡罗尔,这个本职是数学家的家伙,他不是在写故事,他是在用语言做一场盛大的逻辑游戏。书里充斥着大量的双关语(pun)、谐音梗、以及基于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文化的俏皮话。这些东西,几乎是翻译的“天堑”。

举个最经典的例子。老鼠给爱丽丝讲它的“a long and sad tale”(一个又长又悲伤的故事),但爱丽丝听成了“tail”(尾巴),她看着老鼠的尾巴,觉得确实挺长的。在英文原版里,这段故事的排版,直接就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尾巴”形状。

这怎么翻?

你直译成“故事”和“尾巴”,那个谐音的妙趣瞬间荡然无存。排版上的巧思也成了无源之水。这就是翻译者面临的第一个,也是最直接的困境:你是在翻译词语的意思,还是在翻译词语背后的“戏法”?

有的译本选择加注释,在旁边解释“原文这里是一个双关语,tale和tail同音”,但这就像看脱口秀时,演员讲完梗还要自己解释一遍笑点在哪,那份心领神会的快乐,早就凉了。有的译者则试图在中国语境里找到类似的双关,但这无异于走钢丝,稍有不慎就显得生硬牵强,反而破坏了原文的韵味。

所以,每一个译本,其实都是译者的一次“豪赌”。他们赌自己对卡罗尔疯癫世界的理解,赌自己对两种语言的驾驭能力,更赌读者能否跟上他们的脑回路。

如果要在这场豪赌里选一位传奇玩家,那绝对是赵元任

他翻译的不是《爱丽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而是续集《镜中奇遇记》(Through the Looking-Glass)。里面的那首传世神诗“Jabberwocky”,被他翻译成了《加百沃奇》。朋友,那根本不是翻译,那是语言学上的“再造乾坤”。

“Twas brillig, and the slithy toves / Did gyre and gimble in the wabe…”

赵元任是怎么处理的?

“有天傍晚,天气温凉,/ 有些“滑溜溜”的“陀螺”在“洼地”上又“钻”又“挖”……”

他自创了一堆中文里根本不存在的字和词,比如“勃力格”、“陀螺(toves)”、“加卜加卜鸟(Jubjub bird)”、““风风”的“绷得儿”拉(frumious Bandersnatch)”。你读他的译文,你脑子里不是在“理解”,而是在“通感”。你完全不知道那些词是什么意思,但你就是能感觉到那种黏糊糊、奇形怪状的生物在一种光线诡异的环境里蠕动。这才是“Jabberwocky”的精髓!它本身就是一首用声音和感觉骗过你理智的诗。赵元任用他的语言学功底,精准地复刻了这场“骗局”。

读赵元任的译本,就像在和一个智力超群但又疯疯癫癫的老顽童对话。他的文字充满了智性的炫技和孩子气的狡黠。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版本就是唯一的“最佳”。

后来,市面上出现了无数种新的译本。有的更注重儿童阅读的流畅性,文字更浅白,故事性更强,比如吴钧陶的译本,很多人童年读的就是这个版本,感觉亲切自然。有的则更注重学术上的严谨,比如王永年先生的译本,注释详尽,力求最大限度地还原原文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细节。

每一个译本,都是一个不同的爱丽丝。赵元任的爱丽丝,像个少年天才,对语言和逻辑有着超乎常人的敏感;吴钧陶的爱丽丝,更像个标准的童话主角,可爱、好奇,让你觉得亲近;而那些现代的、更口语化的译本,则让爱丽丝仿佛就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她会吐槽,会用网络梗,离我们更近,但也可能少了些维多利亚时代的古典朦胧感。

所以,alice中文翻译的意义,早已超越了“翻译”本身。它变成了一面镜子,映照出不同时代、不同译者对荒诞、对想象力、对童心的理解。它探讨的是一个终极问题:当一种文化里最精妙的语言游戏,撞上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时,我们能做些什么?是选择忠实地“死”,还是创造性地“生”?

对我而言,最好的“alice中文翻译”,不是某一个具体的版本,而是所有这些版本共同构成的“爱丽丝宇宙”。我喜欢在不同的译本之间跳跃,就像爱丽丝在不同的棋盘格子上穿梭。看这个译者如何处理“疯茶会”上那段关于“时间”的胡言乱语,再看那个译者如何翻译柴郡猫那句经典的“我们这儿的人都疯了”。

这种比较阅读的乐趣,本身就像一场解谜游戏。它让你一次又一次地回到那个兔子洞口,每一次都带着新的期待。你不再只是一个被动的故事接收者,你成了一个观察者,一个思想的漫游者,你在译者们用文字搭建的迷宫里,寻找那个独一无二的、只属于你自己的爱丽丝。

最终,你会发现,那个最完美的爱丽丝,其实就住在你自己的想象里。而所有的中文翻译,无论高下,都只是为你打开那扇门的、不同形状的钥匙而已。

alice中文翻译

本内容由lily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c.puchedu.cn/96474.html

Like (0)
lilylily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