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ese的中文翻译

要我说,cheese的中文翻译,这事儿本身就比一块上好的陈年切达(Cheddar)还要复杂,还要值得细品。你问我答案是什么?行,我先给你个最直接、最不负责任的答案:奶酪,或者芝士

但这就完了吗?当然不。如果你只是想在超市里找到那片夹汉堡的黄色塑料片,或者想点一份能拉出丝的披萨,那芝士这个词,足够了。它时髦、洋气,听起来就充满了热量和满足感,像一个穿着潮牌的年轻人。这个词是舶来品,是音译,是“cheese”这个单词坐着飞机、飘洋过海,在中国登陆后给自己穿上的第一件外衣。芝士蛋糕、芝士焗饭、芝士火锅……你看,它总是和那些热腾腾、香喷喷、让人充满罪恶感的西式快餐和甜点绑在一起。它代表的不是一种食材,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特定的味觉体验。你说“我想吃点芝士”,我脑子里浮现的绝对不是一块需要用专门的刀具小心翼翼切下来,配着红酒细细品味的蓝纹奶酪,而是一大勺融化了的、金黄的、可以拉得很长的快乐源泉。

然后我们再聊聊奶酪。这个词,就老派多了。像个穿着中山装、一脸严肃的老先生。“奶”和“酪”,两个字都充满了乡土气息和历史感。它是一个意译词,非常精准地描述了这东西的本质——用奶做成的块状物。听起来就特别健康、特别有营养,甚至有点……无聊。当你看到包装上写着“儿童奶酪棒”或者“高钙奶酪片”时,多半用的是奶酪这个词。它似乎在努力地和“不健康”的芝士划清界限,拼命想挤进“保健品”的行列。在更专业的领域,或者在描述那些欧洲“正统”的、拥有自己名字和产地的硬质、半硬质奶酪时,人们也更倾向于用奶酪。比如,帕玛森奶酪(Parmigiano-Reggiano),而不是帕玛森芝士,虽然在披萨店的菜单上你很可能看到后者。奶酪这个词,背负了太多说明文的责任,它在告诉你“这是什么”,而芝士则在引诱你“快来尝尝”。

所以你看,光是这两个最主流的词,就已经把cheese的世界劈成了两半:一半是感性的、潮流的、体验至上的消费主义;另一半是理性的、传统的、知识为先的品质生活。

但这还没完。在某些特定的圈子里,你还会听到别的叫法。比如起司。这个词,听起来就带着一股浓浓的台湾腔或是早年港片的味道。“起司猫”的“起司”,就是这个。它和芝士一样,也是音译,但不知为何,听起来就更卡通、更可爱一点。现在用的人少了,但它就像一个时代的印记,刻在那里。

还有一个更“硬核”的词,叫干酪。这个词就更具体了。“干”字一出来,直接就把那些质地柔软的、含水量高的家伙们,比如马苏里拉(Mozzarella)、布里(Brie)给开除出去了。它特指的是那些硬质或半硬质的奶酪。这其实反映了中文造词的一个特点:喜欢把事物的性状说得明明白白。但问题是,英文里一个“cheese”包罗万象,从软到硬,从鲜到臭,啥都有。你用一个干酪,就等于自己把路走窄了。

说到这,我其实最想聊的,不是哪个词翻译得对,而是为什么一个简单的“cheese”,能让我们如此纠结?

原因很简单:这东西,在我们的饮食文化里,是个后来者。它不是我们土生土长的。我们的味蕾记忆里,没有从小被奶酪熏陶的基因。我们的语言库里,自然也就没有一个能够完美对应它的、约定俗成的词。

你想象一下,我们向一个从没吃过豆腐的外国人解释“豆腐”是什么。你可以说“bean curd”,豆子凝固物,听起来就像奶酪一样,正确但无趣。你也可以描述它的口感,“soft, silken, jiggly thing”,但他还是无法真正理解。因为他没有关于“麻婆豆腐”的辛辣滚烫的记忆,没有“皮蛋豆腐”的清凉爽滑的体验,更没有对“臭豆腐”那种又爱又恨的复杂情感。

Cheese之于我们,也是如此。

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奶酪,不是在必胜客,而是在法国的一个小镇市集上。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看到一个摊位上,摆着几十种形状、颜色、气味各异的“疙瘩”。有的像块白色的石头,有的像发了霉的砖头,有的裹着一层灰色的外衣,有的则湿漉漉的,散发着……说好听点是浓郁,说难听点就是臭袜子的味道。摊主,一个热情的法国大妈,用一把小刀,给我剜了一小块山羊奶酪(Chèvre)。我当时视死如归地塞进嘴里。那股强烈的、带着膻味的酸,瞬间引爆了我的口腔,那感觉,就像一万只羊在我舌头上开派对。那一刻我才明白,原来我以前在汉堡里吃的那个玩意儿,根本就不配叫cheese,顶多算是有奶酪风味的工业产品。

从那以后,我才开始理解,为什么一个“cheese”需要这么多不同的中文词来试图捕捉它的灵魂。你吃马苏里拉,那种温和的、奶香的、可以拉丝的快乐,你叫它芝士,没问题。你品尝一块陈年的、布满盐粒结晶的帕玛森,那种咸鲜和坚果香在口中层层递进,你叫它奶酪,甚至干酪,也显得很得体。你遇到一块蓝纹奶酪,那股霸道的、具有侵略性的霉菌风味,说实话,我觉得中文里还没哪个词能配得上它的“特立独行”。

语言是文化的倒影。我们对茶有几百种叫法,龙井、碧螺春、铁观音、大红袍……每个名字背后都是一套复杂的产地、工艺和品鉴体系。一个外国人问你“tea”的中文是什么,你怎么回答?你只能说“茶”,然后告诉他,这只是一个开始。

同样,cheese的中文翻译,奶酪芝士,也只是一个开始。它们不是终极答案,而是一个入口,通向一个庞大、陌生而又充满魅力的世界。

所以,下一次,当你站在超市的冷柜前,看着琳琅满目的包装,别再纠结它到底该叫芝士还是奶酪了。或许,更好的方式是,记住它的本名:Camembert、Roquefort、Gruyère……就像我们记住朋友的名字一样。因为每一个伟大的cheese,都有它自己独一无二的性格和故事。而我们,作为品尝者,需要做的,就是放下对名词的执念,用我们的舌头,去和它进行最直接、最坦诚的交流。那种融化在口中的复杂风味,比任何一个苍白的中文词汇,都来得更加真实和雄辩。

cheese的中文翻译

本内容由lily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c.puchedu.cn/96485.html

Like (0)
lilylily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