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的中文翻译

你问我com的中文翻译是什么,我可能会愣一下,然后几乎是本能地告诉你,就是“点com”啊,还能是什么?

这听起来像个抖机灵的回答,但说真的,这可能是最精准、最传神,也是唯一在现实生活中流通的“翻译”。因为 com 这个东西,它从一开始进入我们的世界,就不是作为一个需要被“翻译”的词汇存在的。它是一个符号,一个图腾,一个开启新世界大门的咒语。

硬要追根溯源,从字典里把它扒出来,那 comcommercial 的缩写,意思是“商业”。你看,多无聊,多干瘪的一个词。商业。听着就像是那种穿着不太合身的西装,在某个招商大会上交换名片时会说出来的词。它完全无法承载 com 在我们这一代人心中掀起的波澜。

你试试看,把那些我们刻在DNA里的网址用“商业”来替换一下:

新浪商业?搜狐商业?网易商业?

听着是不是特别别扭,特别山寨,像是什么城乡结合部新开的电脑培训班的名字?完全没有了那种敲下回车键后,眼前“唰”一下展开一个五彩斑斓新世界的感觉。所以,答案从一开始就很明确了:com 不需要翻译,它的发音,它与那个小小的“点”的结合,本身就是一种全新的语言。

我的记忆里,com 的声音是和世纪之交那几年,家里那台笨重的大屁股电脑,以及拨号上网那“吱吱呀呀”的交响乐紧密绑定的。那是一个神奇的年代。你坐在泛黄的电脑桌前,听着调制解调器奋力地与远方的服务器建立连接,那个过程充满了仪式感。然后,当连接成功,右下角的小电脑图标闪烁起来时,你就获得了进入另一个维度的钥匙。

而打开大门的动作,就是打开IE浏览器——那个年代的绝对霸主——在地址栏里,小心翼翼地,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敲下:w-w-w-dot-s-i-n-a-dot-c-o-m

看到了吗?点com

它就是那个结尾,那个画龙点睛的收尾。没有它,前面的一切“www”和“sina”都没有意义。它像一个确认章,盖下去,就意味着“是的,你现在要去的地方,是一个真正的、广阔的、属于互联网的站点”。

那时候,com互联网的代名词。它代表着最前沿、最时髦、最国际化的东西。拥有一个以 com 结尾的电子邮箱,比如somebody@hotmail.com,简直比你考试得一百分还要值得在同学面前炫耀。那感觉,就像是拿到了一张通往世界的绿卡。

后来,那场著名的互联网泡沫来了。无数的公司,名字后面只要带上 .com,就能让股价一飞冲天。com 从一个技术标识,迅速变成了一个资本符号。那时候,人们谈论 com,眼睛里都闪着光,有的是对未来的憧憬,有的是对财富的贪婪。泡沫破灭的时候,又是一地鸡毛。无数的 com 公司倒下,无数的财富蒸发。

com 活下来了。

它洗去了铅华,褪去了狂热,真正沉淀下来,成为了我们生活的基础设施。我们用它购物,用它社交,用它获取信息,用它娱乐。它不再是那个需要仰望的神奇咒语,而是像空气和水一样,自然而然地存在于我们身边。

这些年,域名的后缀也越来越多了。代表中国的 .cn,代表组织的 .org,代表网络的 .net,还有各种新潮的 .io.ai.xyz……它们各有各的领地,各有各的性格。

可是,说到底,com 依然是那个王者,是那个“正统”

不信你观察一下,当一家公司做大做强,想要彰显自己的实力和国际化野心时,它最想拿下的域名,一定还是那个最简洁、最经典的 com。它似乎天然带有一种信任感和权威感。一个 com 域名,就像是房地产里“黄金地段”的门牌号,简洁、有力,不言自明。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com 的中文翻译是什么?

它没有一个对应的中文词。

它的翻译,是那段拨号上网的等待声。

它的翻译,是第一次看到雅虎首页时,那密密麻麻的蓝色超链接像一条条通往新大陆的航道。

它的翻译,是深夜里MSN上线时那一声清脆的“噔噔噔”。

它的翻译,是那场席卷全球的泡沫狂欢与幻灭。

它的翻译,是我们这一代人对于一个全新时代来临时的全部记忆、情感和体验的总和。

它不是“商业”,这个词太小了,装不下它。它就是 com,那个我们读作“点com”的,独一无二的存在。它是一个时代的烙印,你无法翻译一个时代。

com的中文翻译

本内容由lily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c.puchedu.cn/96688.html

Like (0)
lilylily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