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according这个词,你要是查字典,它会告诉你,翻译成根据、按照,或者据…说。没错,这就是标准答案。但如果你觉得这就完事了,那可就太天真了。语言这玩意儿,尤其是翻译,从来都不是A对B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场捉摸不定的恋爱,得看感觉,看气氛,看对方是谁。
咱们先拆开看看这几个“标准答案”。
根据,这哥们儿一出场,就自带一种“官方认证”的光环。它特别严肃,讲究的是事实、数据、法律、规定这种硬邦邦的东西。你想想新闻联播里的主播,字正腔圆地说:“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或者警察叔叔在电影里说:“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条规定……”那个味儿,一下就出来了。用根据的时候,你背后得有个东西给你撑腰,这个东西还得是白纸黑字的、有权威的。所以,根据报告、根据调查、根据理论,都是它的主场。你用它,就等于在告诉听众:“我接下来要说的,不是我瞎编的,是有凭有据的。”
然后是按照。这位呢,比“根据”要亲民一点,没那么高高在上。它强调的是一个流程、一个计划、一个标准。它身上有股“照方抓药”的劲儿。比如你妈让你炖锅鸡汤,扔给你一张食谱,你是不是就得“按照食谱上的步骤,先放姜片,再加料酒”?或者你老板给你一个项目计划,你是不是也得“按照原定计划,本周内完成第一阶段”?按照的核心是“遵循”,是动作和指令的匹配。它不像根据那样指向一个静态的事实,它更像是在一条规定好的轨道上行驶。你想想你组装宜家家具时,手里那份让你抓狂的说明书,你每一步都是在按照它的指示来。
最后是据…说。这可就有意思了,它天生就带着一股“八卦”和“不确定”的气质。当信息来源不是那么权威,甚至是道听途说的时候,它就闪亮登场了。比如办公室茶水间里,同事压低声音跟你说:“你听说了吗?据小道消息说,下个月要发奖金了!”这里的“据…说”就用得特别妙,既传递了信息,又给自己留了后路——万一不发,也不是我说的,是“小道消息”说的。更正式一点的,新闻里想引用一个未经证实的消息,会用“据悉”,这俩字其实就是“据了解、据传闻说”的浓缩版,听起来高级,但本质上还是在说:“这事儿我听说了,但不百分百保真啊。”
所以你看,根据是亮出证据,按照是遵守流程,据…说是转述传闻。这三者在大部分情况下,能解决80%的问题。
但真正让人头疼的,是剩下那20%的灰色地带,也是翻译中最能体现功力的地方。
最经典的坑,就是“according to me”。我见过无数初学者,甚至是一些半吊子翻译,理直气壮地写出“根据我,这个计划不行”。我每次看到这种句子,都想冲上去摇醒他。中文里我们不这么说话!这听起来太自大、太生硬了,好像你把自己当成了法律条文或者上帝。
在中文的语境里,表达个人观点是一种更委婉、更谦逊的行为。我们会说“在我看来”、“我觉得”、“我认为”,甚至更口语化的“要我说”。这里面有一种微妙的文化差异。英文里说“according to me”是在强调“这是我的信息源,我的判断”,是一种非常直接的逻辑表达。而中文里,我们更习惯把自己放在一个主观感受者的位置上,而不是一个客观真理的发布者。所以,下次你想表达“according to me”,请务必把“根据我”这三个字从你的脑子里删掉,换成那些更有人情味儿的词。你说气不气人,一个词的翻译,背后还牵扯到文化和思维方式。
更有意思的是,有时候最高级的翻译,是根本不翻译according。
比如这句话:“He’s not coming to the party, according to his girlfriend.”
直译:“根据他女朋友的说法,他不来派对了。”
没毛病,但有点啰嗦,像在写书面报告。
一个更地道的说法是:“他女朋友说他不来派对了。”
你看,一个“说”字,就把“according to”的精髓——信息来源——给点出来了。干净利落,这才是活的语言。
再比如:“According to the weather forecast, it will rain tomorrow.”
可以翻译成:“天气预报说,明天有雨。”
我们把“weather forecast”直接变成了主语,省略了那个生硬的“根据”。这听起来是不是就像我们平时说话的样子?
所以,纠结于according到底对应哪个中文词,本身就走偏了。你应该问自己一个更深层的问题:这句话里,“according to X”到底在扮演什么角色?它是在提供一个证据?还是在指定一个标准?是在引述一个传闻?还是仅仅在交代一句话是谁说的?
想通了这一点,你就会发现,你的选择多得是。有时候,它可以是“在…看来”(in the eyes of),比如“According to my mother, I’ll never be good enough.” 翻译成“在我妈看来,我永远都不够好”,就比“根据我妈”要传神一百倍,那种无奈和亲切感瞬间就有了。有时候,它甚至可以是一种语气,一种暗示,根本不需要一个具体的词来对应。
语言这玩意儿,真不是靠背字典就能学好的。它是有生命的,有温度的,甚至有脾气的。你得把它放到真实的生活场景里去揉捏、去感受。去听听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怎么说,去看看论坛里大家怎么八卦,去读读产品说明书是怎么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那个语感,就在这些地方。下次再碰到according,别急着翻字典,先停下来想一想:说话这人是谁?他想干嘛?他想让听的人产生什么感觉?
想明白了这些,你用的那个词,才算是真正活了过来。
本内容由lily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c.puchedu.cn/96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