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把“chance”这个词翻译成中文?这问题可真问到点子上了。你要是图省事,字典一翻,丢给我一个“机会”,那这天也就没法聊了。说真的,如果“chance”只等于机会,那我们日常交流里得有多少误会和词不达意的尴尬。
这事儿吧,就跟在昏暗的酒吧里看人一样,你得从不同角度、借着不同的光,才能勉强拼凑出一个完整的轮廓。
首先,最光明正大,最积极向上的那个翻译,确实是机会。当你的老板拍着你的肩膀说,“Here’s a chance for you to lead the new project”,他给你的,是一个实实在在、可以伸手去抓的机会。这个机会是具体的,是向前的,带着一种“成败在此一举”的推动力。它像一扇为你敞开的门,门后是升职加薪还是万丈深渊,得你自己走进去看。中文里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的就是这种“chance”。它是有指向性的,是个人能动性可以参与其中的。
但是,你换个场景试试。天气预报说,“There’s a 50% chance of rain tomorrow.” 你能把这翻译成“明天有50%的下雨机会”吗?听着就别扭。这时候,“chance”的脸就变了,它不再是那扇门,而是一片悬在头顶的云。它指向的不是一个让你去“抓”的东西,而是一种不确定的状态。这时候,可能性这个词就得登场了。它更中性,更客观,甚至带着点理科生的冷静。它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一个概率。你不会去“抓住”一个可能性,你只会为它“做准备”,比如,在包里塞把伞。
说到概率,那就得提一个更“硬核”的兄弟——几率。这个词一出来,感觉整个世界都数字化了。掷骰子,玩轮盘,买彩票,这都不是机会,也不是可能性那么模糊,而是冷冰冰的几率。它把“chance”身上所有浪漫的、感性的色彩全都剥掉了,只剩下赤裸裸的数学骨架。“The chance of winning is one in a million.” 就是“中奖的几率是百万分之一”。你听,多冷酷,多绝望。用“机会”?“百万分之一的中奖机会”?听着好像还挺有盼头的,但“几率”两个字,直接就把你那点不切实际的幻想给打回了原形。
好了,说到这儿,我们谈的还都是能算计、能分析的“chance”。但生活里更多的“chance”,是算不清楚的。
比如,你走在路上,一张钞票飘到你脚边。这是什么?是机会吗?让你发家致富的机会?显然不是。是可能性吗?“我今天走路有捡到钱的可能性”?也太怪了。这时候,一个充满玄学味道的词就飘过来了——运气。对,就是运气。“What a stroke of chance!” 就是“这运气也太好了吧!”。这个“chance”,它完全是外在于你的,是老天爷随手一抛的骰子,砸到了你头上。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比如走路被鸟屎砸中,That’s also by chance)。它不讲道理,无法预测,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它充满了宿命感,是人力所不能及的那个部分。
跟运气有点像,但更强调“偶遇”和“巧合”的,是偶然。这个词特别有画面感。想象一下,你在异国他乡的街角,忽然撞见十年没见的小学同桌。这个瞬间,就是偶然。“We met by chance.”——“我们偶然相遇”。这个“chance”不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也不是一个可以计算的几率,它就是一次时空里的精准碰撞,一个美丽的意外。它强调的是事件发生的“出乎意料”,是那份打破常规的惊喜(或惊吓)。偶然比运气更具体,它通常指向一个特定的、已经发生的事件。
说到这儿,我必须得祭出我们的文化大杀器了。有一个词,它能完美捕捉到“chance”在人际关系中那种最微妙、最不可言说的感觉,那就是——缘分。
你跟一个外国人解释缘分有多难,把“chance”翻译成缘分就有多妙。当你说“It was pure chance that brought us together”,如果你想表达的不仅仅是“我们偶然相遇”,而是那种“冥冥之中自有注定,兜兜转转还是你”的感觉时,“是缘分让我们走到了一起”简直是神来之笔。这个词,给冰冷的“chance”注入了温度和情感,甚至是三生三世的纠葛。它包含了偶然的巧合,又超越了偶然,因为它暗示了一种预设的、深刻的联系。这是任何一个英文单词都无法单独承载的重量。缘分,是带着宿命感的“chance”,是加了柔光滤镜的“chance”。
最后,我们再聊聊动词。英文里说“take a chance”,你敢直接翻译成“拿一个机会”吗?那画面简直不忍直视。“Take a chance on me”,ABBA唱得多动情,要是翻译成“在我身上拿个机会吧”,瞬间就从爱情片变成了商业谈判。
这里的“take a chance”,是一种姿态。它是一种“豁出去了”的决断。根据语境,它可以是冒险一试,可以是赌一把,也可以是更温和的“不妨试一试”。“You should take a chance and apply for that job.” 这里的核心意思是“你应该去冒险申请那个工作”,强调的是打破常规、挑战未知的勇气。而“赌一把”则更江湖气,更有一种把所有筹码推出去的孤勇。
所以你看,“chance”这个词,它就像一团面。在中国话这个厨房里,它可以被捏成各种形状:它可以是给你力量的馒头(机会),可以是供你分析的面包片(可能性、几率),可以是不期而遇的糖果(运气、偶然),甚至可以是那碗牵动愁肠、温暖脾胃的汤面(缘分)。
语言的魅力就在于此。它从来不是一场A对B的精确兑换。它是一场永不落幕的再创作。每一次翻译,都是一次对情境的理解,对文化的揣摩,对人心的洞察。下次再有人问你“chance”怎么翻译,你大可以把这篇文章甩给他,然后告诉他:别着急,我们坐下来,慢慢聊。先告诉我,你说的这个“chance”,它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本内容由lily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c.puchedu.cn/96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