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toms的中文翻译

这词儿的中文翻译,得看情况。你问的是哪个“customs”?这俩意思,在中文里可是天差地别,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如果你说的是机场里那个,让你打开箱子,一脸严肃盘问你带了啥的“customs”,那它的中文名叫 海关 (hǎi guān)

但如果你说的是,过年要吃饺子、结婚要发喜糖那种“customs”,那它叫 风俗 (fēng sú),或者说 习俗 (xí sú)

你看,一个词,在中文里劈成了两半,泾渭分明。这事儿,可比单纯背个单词有意思多了。

我们先聊聊 海关

一提这两个字,我脑子里立马就有画面了。那种巨大的,空旷得有点冷清的大厅,灯光白得晃眼,空气里都弥漫着一股子公事公办的、不带任何感情的味道。穿着笔挺制服的 海关 官员,眼神锐利得跟鹰似的,扫过一张张旅客的脸,像在玩“大家来找茬”,找的就是那个神色不对劲的倒霉蛋。行李箱在传送带上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每个人的心里,或多或少,都揣着点小小的紧张。

海关,这两个字,自带一种权力的气场。它是国门,是界限。它不跟你谈感情,只跟你讲规定。核心业务,就是 关税 (guān shuì) 和查验。你从国外买了东西回来,价值超了,对不起,交税。你想带点违禁品蒙混过关,那更是想都别想。这个过程,叫 报关 (bào guān),货物顺利通过,叫 清关 (qīng guān)。这几个词,对于做外贸、搞代购的人来说,简直就是每天都要打交道的“老板”,伺候不好,麻烦就大了。

我就有过一次印象深刻的经历。那年从日本回来,帮朋友带了一堆护肤品,塞了满满半个箱子。过 海关 的时候,被一个年轻的小哥拦下了。他让我开箱,我心里咯噔一下,心跳得跟打鼓一样。箱子一打开,瓶瓶罐罐,琳琅满目,他拿起来一个,看看,又拿起一个,看看。我呢,站在旁边,手心都冒汗了,脸上还得挤出最无辜最真诚的微笑,结结巴巴地解释:“呃……自用,都是自用的,我……我脸比较大,用的费。”

现在想起来,这理由简直蠢到家了。但当时,脑子一片空白,只能想到这个。小哥估计也是被我逗乐了,嘴角抽动了一下,但还是公事公办地让我去旁边的小房间核算价值。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就像个被抓了现行的小偷,又窘迫又后悔。最后补了税,心里滴着血,但总算是过了这道

从那以后,我对 海关 这两个字的理解,就再也不只是一个冷冰冰的名词了。它是有温度的,是会让你心跳加速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体验。它是一道物理的、法律的屏障,清清楚楚地告诉你,这里是边界。

说完了这个硬邦邦的 海关,我们再来聊聊那个软绵绵、暖洋洋的 风俗

风俗,或者 习俗,这词儿听着就亲切。它不是写在法条里的,而是刻在人们骨子里的。它是一个地方、一个民族、一个文化群体的生活方式和行为默契。它没有强制力,但比任何法律都更有约束力,因为那是我们身份认同的一部分。

比如,我们中国人的 春节风俗。除夕夜要一家人团团圆圆吃年夜饭,桌上必须有鱼,图个“年年有余”的吉利;初一要穿新衣,走亲访友,见面第一句话就是“过年好”;小孩子要给长辈磕头拜年,然后就能拿到压岁钱。这些,没人强迫你,但你就是会这么做。不做,就觉得这个年,过得没“年味儿”。这就是 风俗 的力量,它是一种看不见的仪式感,把平淡的日子点缀得有滋有味,把一群人凝聚在一起。

风俗 这个词,包罗万象。大到婚丧嫁娶的繁复礼仪,比如我们这边的 婚礼习俗,什么彩礼、三金、闹洞房,一套流程下来,讲究可多了。小到日常生活的点滴,比如吃饭的时候,长辈不动筷子,晚辈不能先吃;给别人倒茶,不能倒太满,所谓“茶满欺人”。这些都是约定俗成的规矩,是人情世故,是文化密码。

风俗习惯 (xí guàn) 还有点不一样。习惯 更偏向个人,比如我习惯早上喝杯咖啡,你习惯晚上跑个步。但 风俗,一定是群体的,是“我们”的习惯。它还跟 传统 (chuán tǒng) 关系密切,很多 风俗 本身就是 传统 的一部分,是历史长河里沉淀下来的精华,或者说,是沉淀下来的……某种执念。

有意思的地方来了。为什么英文里一个“customs”,就能把 海关风俗 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捏在一起?

我猜啊,这可能跟词源有关。“custom”这个词,最根本的意思是“惯例”、“常规做法”。你想想,一个国家对进出境的货物和人员进行管理的“常规做法”,不就是 海关 制度吗?而一个社会群体里,大家普遍遵循的“常规做法”,不就是 风俗 吗?这么一想,好像就通了。它们的核心,都是一种被建立起来的、有章可循的“规矩”。只不过,一个规矩的主体是国家机器,冷酷无情;另一个规矩的主体是文化社群,温情脉脉。

所以,一个学中文的外国人,最容易犯的笑话就是把这两个搞混。他可能会兴高采烈地跟你说:“我非常喜欢中国的customs,特别是春节!” 你一听,脑子里可能先闪过 海关 工作人员穿着唐装给你拜年的滑稽场景,然后才反应过来,哦,他说的是 风俗

你看,语言这东西,从来都不是简单的“翻译”和“对应”。每一个词的背后,都站着一个庞大的世界。海关 的背后,是主权、法律、贸易和秩序。风俗 的背后,是历史、文化、情感和认同。

把“customs”翻译成中文,就像是拿着一把钥匙,去开两扇完全不同的门。一扇门后,是身穿制服的检查员和一排排的X光机;另一扇门后,是载歌载舞的人群和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你得先搞清楚,自己到底想进哪扇门,然后才能选对那把叫 海关 还是叫 风俗 的钥匙。这,才是翻译真正的魅力所在,也是理解一种语言、一种文化的精髓所在。

customs的中文翻译

本内容由lily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c.puchedu.cn/97018.html

Like (0)
lilylily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