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问四六级难不难。这得分开说。四级和六级,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一般人过四六级难吗
先说四级,它其实就是个门槛。
四级考的是你的英语基础。它要求你认识大概4500个单词。
这个数字听起来多。但是,你仔细想想。你高中毕业的时候,词汇量已经有3500左右了。所以,四级多出来的,也就1000个新词。
如果你高考英语能考120分以上(满分150),那你的底子就算不错。过四级,对你来说应该不难。你只需要把高中的东西捡起来,再加点新东西就行。
但是,很多人觉得难。为什么?因为上了大学就没人管了,英语课也不好好上,高中那点老本全吃光了。等到要考试了,才发现单词本比砖头还厚,翻开第一页是abandon,背了一年还是abandon。
全国的四级通过率,大概在40%到60%之间。这个数据波动很大。
为什么波动大?因为它跟学校有关系。
在好一点的学校,学习风气浓,大家都在学,通过率可能超过70%。但是在一些普通学校,很多人就是来混个文凭,通过率可能连40%都不到。这意味着,你身边一半多的人都过不了。
所以,难不难,要看你自己。看你的基础,也看你大学这几年是怎么过的。
如果你基础不好,或者大学完全没碰过英语,想过四级,可以这么做:
第一步,先别管别的,就去背单词。买本乱序版的四级词汇书,或者用手机APP。给自己定个计划,每天必须背50个新单词,然后花10分钟复习昨天背过的。这个过程很枯燥,但是必须做。
第二步,单词背了三分之一,就可以开始做真题了。从最近三年的真题开始做。一定要掐着时间做,找个完整的下午,就当自己在考试。
第三步,做完一套题,关键是分析。别只对个答案就扔了。
- 听力部分:把听力原文拿出来,对着再听一遍。找出你没听懂的地方。看看是单词不认识,还是连读、弱读没听出来。然后跟着录音读几遍。
- 阅读部分:把做错的题目标出来。回去看文章,找到对应的句子。想想到底是哪里理解错了。是单词意思搞错了,还是句子结构没看懂。把文章里不认识的、感觉以后还会见到的好词好句抄下来。
- 写作和翻译:这两块最看基本功。刚开始可以先不自己写。找几篇真题的范文,自己先翻译成中文,然后再把你的中文翻译回英文。最后跟原文对比,看看你的用词、句式差在哪里。这个方法很笨,但是帮你积累语料库。
坚持做完5到10套真题,并且每一套都这样仔细分析,你的分数肯定会提高。
现在说六级。六级才是真正的挑战。
如果说四级是检查你有没有掉队,那六级就是筛选谁能跑在前面。
它的难度是跳跃式上升的。
首先,词汇量要求到了6000个,甚至更多。而且多出来的这些词,很多都是学术词汇、书面语。你平时看美剧、聊天根本用不到。这些词会出现在阅读的文章里,听力的讲座里。
我举个例子。四级阅读可能讲个校园故事,或者介绍一个旅游景点。六级阅读呢,可能直接给你来一段讲“可持续发展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的文章。里面的词你就算都查过字典,连成句子你还是看不懂。
其次,对你处理信息的能力要求高了。六级的句子长,结构复杂。一句话里套着好几个从句是家常便饭。听力也不再是简单的对话,而是模拟国外的大学讲座,语速快,信息量大,你稍微一走神,后面就全跟不上了。
教育部的官方数据说,六级的平均通过率只有29.3%。
这是什么概念?十个人进考场,只有不到三个人能过。剩下七个都是陪跑的。这个数字不会骗人。
所以,想过六级,方法跟四级完全不一样。你不能只靠刷题。
第一,单词必须下苦功。六级单词书是基础。而且背的时候不能只看中文意思。你要看它的英文解释,看它在例句里是怎么用的。比如“substantially”这个词,你光记“大量地”没用,你要看例句“The price has increased substantially.”,你才知道它怎么用在句子里。
第二,必须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只做真题的阅读,量是不够的。你需要自己找些东西来读。比如《经济学人》、《卫报》这些外刊的文章。刚开始读不懂没关系,借助翻译软件,硬着头皮读。目标是习惯它们的行文风格和长难句。这个过程能帮你建立英语思维。
第三,听力要“精听”和“泛听”结合。
- 精听:还是用真题。方法跟四级一样,反复听,直到每个词都听清楚。特别是讲座部分,要练习抓关键词和逻辑链。
- 泛听:就是给自己制造英语环境。你可以听一些英文播客,或者看TED演讲。不需要每个词都听懂,主要是为了熟悉英语的节奏和语速。
总的来说,四级靠努力和方法,大部分人都能过。六级,除了努力和方法,还需要你真正对英语本身产生一点兴趣,愿意花时间去接触和使用它。
2025四六级考试通过分数
通过分数线是425分。
这个数字,从很多年前就是这样,到2025年也一样。不管是四级还是六级,你的成绩单上只要是425分或者更高,你就通过了。学校就会给你发一个成绩证明。
但是,这里有个误区。很多人以为这是个及格分,就像我们平时考试100分满分,60分及格一样。
这个想法是错的。
四六级的分数不是你卷面上答对多少题直接换算出来的。它有一套很复杂的算法,叫“常模参照”。
简单点说,你的最终分数,取决于你在全国所有考生中的排名位置。
举个例子。假设这次考试题特别难,大家普遍考得不好。你虽然卷面上错了很多题,但你的表现超过了全国70%的考生,那你最后的分数可能依然不低,甚至能过425。反过来,如果题简单,大家都会做,你就算只错了几个,但排名靠后,也可能过不了。
所以,你拿到的那个分数,比如500分,它代表的不是你答对了多少道题,而是你的英语水平在全国考生这个大群体里,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理解了这一点,你就该明白,你的目标不应该是425分。
为什么?
第一,425分太危险了。这就像开车在悬崖边上,稍微一打滑就掉下去了。你平时练习都冲着425分去,考试的时候一紧张,状态不好,或者某一部分题型发挥失常,最后出来的分数很可能就是420、410,差几分过不了,最让人难受。你应该把目标定得高一点,比如500分。你冲着500分去准备,就算考试发挥差点,最后考个460、470,也能稳稳地通过。
第二,高分真的有用。虽然证书上只写“合格”,但成绩单上是有具体分数的。你以后找工作,特别是想进外企、互联网大厂,或者一些对英语有要求的岗位,HR是会看你具体分数的。一个425分的六级,和一个580分的六级,在他们眼里完全是两个概念。前者只能说明你“过了”,后者才能证明你英语“不错”。同样,如果你想考研、保研或者出国,一个漂亮的分数单会是你的加分项。
所以,别只盯着425分。它只是一个最低标准,是你拿到入场券的底线。在这个越来越卷的时代,你仅仅做到“合格”是不够的。你应该努力让这个分数成为你简历上的一个亮点,而不是一个勉强过关的标记。
本内容由jinlia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c.puchedu.cn/98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