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到高中借读费,这事儿可真没个准数。你问多少钱一年?我只能说,看你在哪个城市,想进什么学校。这水深着呢。咱们先说最基本的,公办和民办,这完全是两个世界。

2026年高中借读费用是多少
你要是想进个公办高中借读,而且手续齐全,那费用相对来说还算“亲民”。大部分地方,政策卡得死,一年收你个一万两万的,顶天了三万块,这基本就是上限。但是,你别高兴得太早。这只是明面上的“借读费”或者叫“择校费”。实际操作起来,门道多着呢。比如,有的学校会让你“自愿”捐一笔“教育发展基金”,这笔钱可就没谱了。还有,你孩子进去后,虽然学费跟正式生一样,但各种杂七杂八的费用,像什么资料费、补课费,可能都会比别人多一些。这都是摆不上台面的东西,但家长们都懂。
然后是民办学校,那价格可就彻底放飞自我了。
民办学校,尤其是那些打着“国际”旗号的,定价权在自己手上。人家说收多少就收多少,因为成本摆在那儿:外教、小班教学、豪华的校园设施、五花八门的社团活动,哪样不要钱?
我给你举几个具体的例子,你感受一下这个差距。
就拿北京来说吧,海淀区那种教育高地。你要是想让孩子借读一个走国内高考路线的国际学校普高班,一年准备个 5万到15万 吧,这算常规操作。但如果你孩子的目标是出国,要上那种国际课程,比如AP或者A-Level,那费用直接飙到 8万到30万 一年。你没看错,一年就能花掉一辆中档汽车的钱。
再看看二线城市,比如郑州。一个民办的复读班,一年平均下来也要差不多3.8万。这个价格,比当地好一点的公办高中,每年要多花1.5万左右。这还只是复读班,要是那种正儿八经的民办高中,只会更贵。
深圳就更不用说了,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在深圳一个还不错的民办学校借读,一年学费加住宿什么的,轻轻松松超过15万。他说,这钱花出去,眼睛都不能眨一下,不然就觉得心疼。
而且,我必须提醒你一件事,很多家长都容易忽略。借读不只是交一份借读费就完事了,它有一堆附加费用。
- 原校学籍管理费:你孩子的学籍不是还挂在原来的学校吗?那原来的学校也不能白给你管着档案啊。所以每年交个2000到5000块的管理费,是行规。不多,但每年都得给。
- 接收学校的各种杂费:教材费、校服费、住宿费、伙食费……这些都是另外算的。尤其是住宿费,在一线城市,一学期大几千甚至上万,很正常。
- 补课和活动费:借读生刚进去,学习进度可能跟不上,学校的老师或者外面的机构给你推荐个“同步辅导班”,你去不去?学校组织个夏令营、冬令营,说是自愿参加,但班里大部分孩子都去了,你孩子去不去?这些都是潜在的开销。
最厉害的,是一种叫“分数阶梯收费”的模式。
这在一些教学质量特别好的民办学校里很流行。简单说,就是你的中考分数决定了你要交多少钱。比如安徽那个有名的合肥圣泉中学,他们就这么干。假设他们的录取线是650分,你孩子考了640分,差了10分。那不好意思,可能每差1分,就要多交几千块钱。差10分,可能就要多交好几万的借读费。
我给你做个表格,你看看就明白了,假设某校录取线650分,差1分多交3000元:
中考分数 | 与录取线差距 | 额外借读费 | 总费用(假设基础费2万) |
650分及以上 | 0分 | 0元 | 20,000元 |
649分 | -1分 | 3,000元 | 23,000元 |
640分 | -10分 | 30,000元 | 50,000元 |
630分 | -20分 | 60,000元 | 80,000元 |
你看,这就是赤裸裸的“用钱买分”。分数越低,你要花的钱就越多。这种方式对学校来说,既保证了生源质量,又增加了收入。对家长来说,就是一次实打实的经济考验。
所以,别再简单地问“高中借读一年多少钱”。你应该先问问自己:我想让孩子去哪个城市?上公办还是民办?孩子的中考成绩怎么样?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再拿着计算器,一项一项地加,最后那个数字,可能才是你真正需要准备的。
高中借读的条件要求
说完了钱,咱们再来聊聊借读的条件。这比钱的问题更复杂,因为很多时候,不是你有钱就能办成的。尤其是公办高中,门槛高得很。
首先你得明白一个大原则: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公办普通高中原则上是禁止招收借读生的。核心要求是“籍随人走”,也就是你的学籍档案必须跟你实际就读的学校是同一个。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教育资源不均衡,防止好学校被各种关系户、有钱人家的孩子挤占。
但是,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政策也留了几个口子,只有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才能申请合规借读。
这些特殊情况,主要分三类:
- 家庭变故类: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比如父母因为工作原因,从一个城市调到另一个城市。你得拿出真凭实据,比如公司的正式调令,上面得有红头文件和公章。不是你随便写个工作证明就行的。还有就是家庭出现重大变故,比如父母一方生了重病,需要长期在另一个城市治疗,孩子必须跟着过去方便照顾。这种情况,你需要医院出具的详细诊断证明和治疗方案。总之,就是要证明你家是“不得不走”。
- 政策优待类:这类主要是照顾特殊人群。比如军人子女,因为军人调动频繁,他们的孩子上学就有优待政策。还有各地为了吸引人才,会给那些高层次引进人才的子女开绿灯。如果你符合这些身份,拿着相关证明去教育局,路会好走很多。
- 校际合作类:这个普通家庭基本遇不上。它指的是一个优质高中和一个比较薄弱的学校搞“对口帮扶”。每年从那个薄弱学校里,选拔几个成绩顶尖的学生,送到优质高中去借读。这属于学校层面的合作,名额极少,而且是凭成绩说话,轮不到自己申请。
如果你家正好符合第一种或第二种情况,那就可以开始走流程了。但是,这个流程相当折腾人,我把它叫做“三重审批”。
- 第一步:搞定原学校。 你得先回到孩子学籍所在的学校,跟学校的学籍管理员或者教导主任谈。态度要好,把所有证明材料都带齐。请求他们同意你的孩子学籍保留在该校,但是人出去借读。他们同意后,会给你开一张关键的表格,一般叫《借读申请表》,并盖上学校的公章。这一步要是被卡住,后面就都别想了。
- 第二步:联系接收学校。 拿着盖了章的申请表,去找你想让孩子去的那所学校。这里的关键是,对方学校得有空余的学位。一个班的名额是固定的,如果人家早就招满了,你材料再齐全也没用。所以,这事儿得提前打听,提前联系。人家学校点头同意接收了,也会在这张表上盖章。
- 第三步:教育部门备案。 两边学校都同意后,这事儿还没完。你得把这张盖了两个学校公章的申请表,连同你的所有证明材料,一起报给两地的主管教育部门备案。他们审核通过,整个流程才算走完。记住,正规的公办学校借读,接收学校是不能额外收取借读费的。
这三步,一步都不能少,每一步都可能出问题。
而且,你以为手续走完就万事大吉了?天真了。很多重点高中,对借读生还有成绩要求。
因为借读生占用了学校的资源,学校肯定不希望招来一个跟不上进度的“拖油瓶”。所以,他们会设置一个学术门槛。
- 看中考总分:比如前面提到的合肥圣泉中学,直接要求中考文化课成绩必须在600分以上。肥西实验中学,要求你在全县的排名得靠前。达不到这个硬性标准,你连谈的机会都没有。
- 看单科成绩:有些学校更细致。比如深圳的翠园中学,据说他们对借读生的数学成绩有特别要求,不能低于90分(满分100分的情况下)。因为高中数学难度陡增,数学跟不上,其他理科也基本就废了。
- 增设入学测试:还有更严格的,比如深圳红岭中学这种名校。就算你所有条件都符合,中考成绩也漂亮,他们还会组织一次单独的入学测试。考试内容就是他们学校高一上学期的知识,目的就是看你能不能适应他们的教学节奏和难度。考不过,照样白搭。
最后,有一个绝对的红线,所有家长都必须知道:高三学生,原则上是绝对禁止借读的!
为什么?因为高三涉及到最关键的高考报名。高考报名系统是跟学籍系统联网的,你必须在学籍所在的学校报名、确认信息、参加体检。如果你人在A校借读,学籍却在B校,到了高考报名的时候,系统就会出问题。这个责任谁也担不起。所以,为了避免这种天大的麻烦,教育部门对高三学籍的管理是死命令,几乎没有任何通融的余地。
所以,你看,想在高中阶段借读,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是一个需要你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可能还有金钱去办的事。你得先把政策研究透,再把自家情况理清楚,然后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跑手续,最后还要看孩子的成绩和运气。这条路,不好走。
本内容由jinlia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c.puchedu.cn/98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