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bring out”这个词组的中文翻译,这可真不是一个词就能简单搞定的事儿。如果你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是“带出来”,那可就掉进最常见的坑里了。这几乎是所有英语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最容易犯的直译错误。
“bring out”的精髓,根本不在于那个“bring”(带来)的动作,而在于那个“out”所代表的结果——从无到有、从内到外、从隐藏到显现。这是一种“使之呈现”的过程。所以,它的翻译千变万化,完全取决于你到底“out”的是个什么东西。
我们来掰扯掰扯几种最要命,也最常见的场景。
第一种,也是最商业化的一种:推出。
这是你在商业新闻、产品发布会上最常听到的用法。比如,苹果公司每年都要“bring out a new iPhone”。你总不能翻译成“苹果公司每年带出来一部新手机”吧?听着就像库克从兜里掏出一部手机一样,格局瞬间就小了。这里的“bring out”,带着一种隆重登场、公之于众的意味。所以,最贴切的翻译就是“推出”。
“Apple will bring out its new model next month.”
苹果公司下个月将推出其新款型号。
“The publisher is bringing out a new series of history books.”
这家出版社正在推出一套新的历史系列丛书。
这个“推出”用得非常巧妙,既有“推向市场”的动态感,又有“出新产品”的结果,完美捕捉了那种商业氛围。
第二种,最考验人情味儿的:激发、展现、使显露。
这是“bring out”最抽象,也最见功力的用法。它指的是激发某种品质、情感或者潜能。这种“东西”本来就存在于某人或某事物的内部,只是没被看见,需要一个外部的契机把它“引”出来。
“The crisis brought out the best in him.”
这场危机激发了他最优秀的一面。
你看,这里的“best”不是一个实体,你不可能像拿个苹果一样把它“带出来”。危机作为一个催化剂,让他内在的、潜藏的勇气、善良、担当这些品质展现了出来。翻译成“激发”或者“展现”就特别有画面感,你能感觉到那种从内而外的力量迸发。
再比如:
“A good teacher can bring out the full potential of their students.”
一位好老师能够发掘出学生全部的潜力。
用“发掘”,是不是比“带出来”高级多了?“发掘”有一种探索、开启宝藏的感觉,非常符合“潜力”这个词的意象。
第三种,最生活化的:拿出、端出。
当然,凡事总有例外。“bring out”在极少数情况下,确实可以指物理上的“拿出来”。但即便如此,“带出来”也往往不是最佳选择。“拿出”或者“端出”这些更具体的动词,往往能让中文语境更地道。
“She went into the kitchen and brought out a huge chocolate cake.”
她走进厨房,端出了一个巨大的巧克力蛋糕。
这里用“端出”,一个“端”字,立刻就有了小心翼翼、郑重其事的感觉,比干巴巴的“拿出”或“带出来”生动得多。
“He brought out an old photo album.”
他拿出了一本旧相册。
用“拿出”,简单明了,符合场景。
第四种,最艺术、最微妙的:衬托、凸显。
这个用法常见于谈论颜色、味道、艺术品等需要搭配和衬托的场景。它的意思是,通过某样东西,让另一样东西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That blue scarf really brings out the color of your eyes.”
那条蓝色的围巾真的特别凸显你眼睛的颜色。
“凸显”,强调的是让某个优点“凸”出来,被看到。或者你也可以说“衬托得你眼睛的颜色更蓝了”,意思也一样。没人会说“带出了你眼睛的颜色”,那听起来太惊悚了。
“A pinch of salt can bring out the sweetness in watermelon.”
一小撮盐能提出西瓜的甜味。
这里的“提出”是个很绝的翻译,尤其在烹饪语境里,“提鲜”、“提味”都是这么个理儿。它指的不是增加甜味,而是通过对比,让原本的甜味更加清晰可感。
所以你看,“bring out”这个词组,简直就是个变色龙,它本身没什么固定颜色,全看它趴在什么背景上。想彻底掌握它,就得扔掉那种“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翻译思维。你得去感受那个场景,理解那个“out”的真正含义。
是新品上市的“推出”?是内在品质的“激发”与“展现”?是艺术搭配上的“凸显”与“衬托”?还是仅仅是饭桌上的“端出”?
下次再碰到“bring out”,别急着翻译。先停下来,在脑子里过一遍电影:画面里的人在干什么?他想让什么东西被别人看到、感受到?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还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气质或味道?
想通了这一点,那个最精准、最地道的中文词,自然而然就会浮现在你眼前。这才是真正地学活了语言,而不是在背诵一本死气沉沉的词典。
本内容由lily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c.puchedu.cn/95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