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serts中文翻译

这事儿,要是只图个快,一句话就能打发:desserts,就是甜点,或者甜品。但如果你真对吃有点儿念想,对文字有点儿感觉,那你就会发现,这俩词背后,藏着的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两种风情,两种截然不同的,关于“甜蜜”的哲学。

我跟你讲,这绝不是小题大做。

咱们先聊甜点

你一说“甜点”,我脑子里“哐”一下冒出来的,大概率是一块儿黑森林蛋糕。层层叠叠的巧克力海绵,夹着鲜奶油和酸甜的樱桃,顶上再撒一层巧克力屑。它有固定的形状,有稳定的结构,你得用叉子,优雅地(或者不那么优雅地)切下一块,送进嘴里。它有板有眼,像是西餐里那个穿着礼服、压轴出场的贵族。

甜点,这个“点”,就很有意思。它天然带着一种“固态”和“个体”的属性。你想想,中文里带“点”的吃食,比如点心,不管是广式的虾饺烧麦,还是京派的驴打滚豌豆黄,它都是一个一个的,能用手或者筷子拿起来的。所以,甜点这个词,天生就更亲近那些来自西方的,以烘焙为主的甜蜜造物。

比如,法式烘焙店橱窗里那些美得不像话的闪电泡芙、马卡龙、歌剧院蛋糕;美式餐厅里分量惊人、甜度也惊人的芝士蛋糕、布朗尼;意大利馆子里那一勺下去能听到“咔嚓”一声脆响的焦糖布丁。这些,用“甜点”来称呼,再合适不过了。它们是正餐的华丽句号,是需要仪式感的,是那种你吃完主菜,擦擦嘴,满怀期待地等着服务员推着小车过来让你挑选的“大结局”。西点(Western Pastry),这个词几乎可以和甜点划上某种等号,它们都指向一个以面粉、黄油、糖、鸡蛋为基础,通过精巧的烘烤、塑形、装饰工艺创造出来的甜蜜宇宙。

但是,换个场景。

炎热的夏日午后,你晃进一家挂着“百年老店”牌子的广式糖水铺。你喊一声:“老板,来一碗杨枝甘露!”

不一会儿,一碗冰镇得恰到好处的尤物就端上来了。金黄的芒果泥里,浮着Q弹的西米、晶莹的柚子粒,椰奶的香气丝丝缕缕地往鼻子里钻。你用勺子舀着吃,每一口都是流动的、冰凉的、复合的口感。

这东西,你能管它叫“甜点”吗?

当然可以,没人会说你错。但你心里总觉得,差点儿意思。它不是一个“点”,它是一碗“品”。

这时候,甜品这个词就登场了。

甜品的“品”,境界可就大了去了。它可以是名词,指一个物品、一个种类;它也可以是动词,品尝、品味。它更强调的是“品尝”这个过程,是那种流淌在舌尖、滑入喉咙的整体感受。甜品的世界,汪洋恣肆,无拘无束。

所有中式的、液态的、糊状的、羹状的甜蜜,都应该归入甜品的麾下。比如前面说的杨枝甘露,还有双皮奶姜撞奶红豆沙绿豆汤芝麻糊酒酿圆子龟苓膏……这些,你没法用叉子去“切”,它们需要用碗来盛,用勺来舀。它们更像是生活里的随想曲,而不是交响乐的终章。

你可以下午三点,饿了馋了,来一碗;也可以是晚饭后溜达,消食解腻,来一碗;甚至有时候,它还带着点“功能性”,比如绿豆汤解暑,芝麻糊养发。这种融入日常、随时随地可以享用的亲切感,是甜点所不具备的。糖水,这个粤语地区的词,更是精准地捕捉到了这类甜品的精髓——它们是“甜蜜的水”,是流动的慰藉。

所以你看,甜点,更偏向于结构和形式,是饭后的“硬菜”;而甜品,更偏向于质感和体验,是生活里的“软饮”。一个像建筑,一个像河流。

当然了,语言是活的,生活更是。

现在这两个词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你在一家时髦的咖啡馆,菜单上可能写着“今日甜品”,但端上来的却是一块扎实的提拉米苏。你妈在家煮了锅银耳莲子羹,她可能会招呼你:“快来吃甜点啦!” 语言在日常使用中,早就被我们搅合成了一锅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更有意思的是那些混血儿。

冰淇淋算什么?它不是烘焙的“点”,但也并非中式糖水那样的“品”。它自成一派,但我们通常会把它归入甜品的大类里。那一盘精致的日式和果子呢?形态上是“点”,但那细腻的豆沙、软糯的口感,那份禅意,又似乎更靠近“品”的意境。还有现在满大街都是的抹茶千层蛋糕,它有着西式甜点的形,却藏着东方甜品的魂。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desserts”到底是什么?

它是一个巨大的集合概念。在英语里,无论是饭后那块蛋糕(cake),那份布丁(pudding),那一勺冰淇rola(ice cream),还是那一碗水果沙拉(fruit salad),统统都可以叫dessert。它就是一个功能性的词,指代“主菜之后上的那道甜的玩意儿”。

但翻译成中文,我们就本能地开始做区分了。这是我们语言里根深蒂固的、对“吃”的精细化描绘习惯。我们不会满足于一个笼统的词,我们会下意识地去寻找那个最贴切、最能描绘出它神韵的词。

这背后,其实是东西方饮食文化的根本差异。

西方的餐桌,流程感极强。前菜、汤、主菜、甜点,像一出戏剧,一幕接着一幕,甜点是那个负责收尾、带来高潮的角色。它的存在,就是为了给一顿丰盛的晚餐画上一个华丽、甜蜜、甚至有点罪恶感的句号。

而中餐的甜蜜,是散落在一天各个角落的。它可以是清晨配着豆浆油条的一块儿甜烧饼,是午后提神的一碗糖水,是正餐中穿插的一道拔丝芋头,也可以是深夜安抚肠胃的一碗小米粥里那几颗红枣的自然清甜。我们的“甜”,不一定是压轴戏,它更像是无处不在的背景音乐,温柔地贯穿始终。

所以,下次再有人问你“desserts”怎么翻译,你大可以先告诉他“甜点甜品”,然后,如果他有兴趣,你可以拉着他,给他讲讲这两个词背后,关于一块蛋糕的坚实结构,和一碗糖水的温柔流淌,关于叉子和勺子的不同宿命,关于正襟危坐的仪式感,和街头巷尾的烟火气。

说到底,语言只是一个索引。真正重要的,是索引背后的那个活色生香的世界。无论是甜点还是甜品,闭上眼,那份入口即化的甜蜜,那份融化在心头的幸福感,才是我们真正迷恋的,不是吗?

desserts中文翻译

本内容由lily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c.puchedu.cn/96440.html

Like (0)
lilylily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