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ensive的中文翻译?直接点说,就是“贵”。
就这一个字,贵。
但如果你觉得答案就这么简单,那我们今天这天儿,可能就聊不下去了。语言这东西,妙就妙在它从来不是A=B的简单公式。一个“贵”字背后,藏着的是一部中国人的消费心理史,是一面映照出人情世故的镜子,更是我们每个人在欲望和现实之间反复横跳的真实写照。
你跟菜市场大妈为了三毛钱的葱拉扯半天,最后甩出一句“你家这葱怎么这么贵!”,这里的“贵”,带着一股子烟火气,是一种市井的、锱铢必较的、理直气壮的抗议。它期待的回应是“哎呀小姑娘,给你添两根就是了嘛!”这是一种生活的情趣,是博弈的乐趣。
可换个场景,你在高级商场里,面对一件标签上数字多到让你怀疑自己数学是不是体育老师教的大衣,你和朋友面面相觑,压低声音说“这个……有点贵”,这里的“贵”,就完全是另一番滋味了。它里面有对价格的惊叹,有对自己钱包的审视,有对消费主义的迷惑,甚至还有一丝丝的自嘲。你根本不指望导购会给你“添两根葱”,你只是在陈述一个让你和这件大衣之间产生距离感的事实。
你看,同一个“贵”字,说出口的底气、语境、目的,完全不同。
当然,文化人嘛,不能总把“贵”挂在嘴边,显得太……直白。于是我们有了更丰富的表达。
比如,价格不菲。这四个字一出来,档次感就上来了。通常用在一些有头有脸的东西上。一套地段不错的房子,一幅有点来头的字画,一块工艺复杂的手表。你说它“贵”,好像有点俗,有点拉低了它的身价。但你说它“价格不菲”,就显得你既懂行情,又有一种“嗯,它值这个价,只是我需要掂量掂量”的体面。这里面没有抱怨,只有陈述。一种冷静的、带着欣赏眼光的陈述。
再往上走,是昂贵。这个词就更书面、更正式了。“昂”字本身就有“高”的意思,所以“昂贵”比“贵”多了一份仰视感。它往往用来形容那些不仅价格高,而且价值也被社会广泛认可的东西。比如,“昂贵的医疗设备”、“昂贵的科研成本”。你不会说“这根葱好昂贵”,那会显得很滑稽。昂贵的东西,往往是我们生活中那些重要的、有分量的、轻易动不得的组成部分。它和你的距离,是那种“我知道你很重要,但我真的有点负担不起”的敬而远之。
然后,就进入了一个更感性的领域:奢侈。
奢侈(或者说奢华),已经超越了价格本身。它是一种态度,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是一种哲学。一件奢侈品,它之所以贵,成本可能只占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品牌溢价、是设计、是历史、是它为你营造的那个“梦”。一顿奢华的晚餐,你吃的可能不只是食物,更是环境、是服务、是那种被捧在手心里的感觉。所以,说一个东西“奢侈”,你讨论的已经不是性价比了,性价比在奢侈面前,是个不值一提的词儿。你讨论的是一种体验,一种符号,一种自我满足。它往往带着一点点“非必要”的、“放纵”的意味。所以我们常说“奢侈的享受”,但很少说“奢侈的刚需”。
当然,还有一种极致的“贵”,叫天价。
这词一听就充满了戏剧性。天价,就是贵到了突破人类想象力的程度。拍卖会上一锤定音的古董,足球明星的转会费,或者是某家医院开出的让人瞠目结舌的账单。天价的东西,已经脱离了我们普通人的消费范畴,变成了新闻,变成了谈资。我们谈论它的时候,心态就像在看一部科幻片,充满了惊奇、不可思议,甚至带点儿“与我无关”的吃瓜心态。
说了这么多,你会发现,从“贵”到“价格不菲”,从“昂贵”到“奢侈”,再到“天价”,我们描述的不仅仅是价格的递增,更是我们与物品之间关系的演变。
但更有意思的是,expensive的反面,cheap,它的中文翻译“便宜”,在内涵上却远不如“贵”这么丰富。这背后其实很有趣。因为“贵”触及了我们的痛点——付出。而“便宜”只是一个结果,一个没那么需要被精细描述的结果。
我记得有一次在国外,看上一个手工皮具体验课。价格嘛,换算成人民币,确实让人肉疼。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too expensive。我的外国朋友问我,你觉得它不值这个价吗?
我愣住了。
我得承认,那个老师傅的手艺、那些顶级的皮料、那个一下午沉浸式的体验,可能真的值那个价。我说的expensive,其实翻译成内心独白,更准确的是:“我付不起”,或者“我觉得为了这个爱好付出这么多,不符合我的消费观”。
那一刻我才真正意识到,“贵”这个词,很多时候,它不是一个对物品的客观评价,而是一个极其主观的、关于“我”和“我的钱包”的判断。
所以,一个东西到底贵不贵,从来就不只有一个标准答案。
对一个月薪三千的实习生来说,一顿五百块的日料,那是天-价。
对一个年入百万的金领来说,这可能只是一次“还不错”的犒劳。
一件设计平庸但贴着大牌logo的T恤,很多人会觉得“贵得离谱”,是纯粹的智商税。
但对它的粉丝来说,这是身份认同,是社交货币,是物有所值。
所以你看,当我们说一个东西“贵”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说什么?
我们可能在抱怨自己的购买力不足。
我们可能在炫耀自己的品味和眼光。
我们可能在质疑一件商品的价值体系。
我们也可能,只是在单纯地表达一种情绪。
语言,就是这么一个充满了人性、充满了模糊地带、充满了个人色彩的东西。它不是冷冰冰的编码和解码。
下次你再想说“expensive”的时候,不妨停顿一秒钟。想一想,你内心深处,最想表达的那个词,究竟是哪个?是那个带着生活气息的“贵”,是那个带着体面的“价格不菲”,是那个带着敬畏的“昂贵”,还是那个带着欲望和挣扎的“奢侈”?
你品,你细品。这里面的学问,可比一本字典厚重多了。
本内容由lily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c.puchedu.cn/96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