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res中文翻译

你要是问我 “chores” 这个词,中文到底该怎么翻,我得先叹口气。真的。

如果非要一个标准答案,字典会告诉你,叫 家务,或者更口语一点,家务活儿。行,字面上看,好像是那么回事儿。但你只要在两种文化里都生活过,哪怕只是看过几部美剧,你心里都会有个声音在大喊:不对!完全不是一个味道!

这两个词,家务chores,貌似指向同一件事——那些维持一个家运转的、琐碎的、重复性的劳动,但它们的内核,它们的“灵魂”,简直是南辕北辙。这根本不是翻译问题,这是文化鸿沟。

我们先来解剖一下 chores 这个词。

chores 在英文语境里,带着一种非常明确的 任务感清单感。它通常是具体的、可量化的。比如,一个美国家庭里,孩子的 chores list 可能会是这样的:

  • Take out the trash (倒垃圾)
  • Do the dishes after dinner (晚饭后洗碗)
  • Mow the lawn (割草坪)
  • Walk the dog (遛狗)
  • Keep your room tidy (收拾你自己的房间)

看到没?每一项都清清楚楚。完成了,就打个勾。而且,chores 常常和 报酬 (allowance) 挂钩。你干了活,你拿零花钱。这是一种非常初级的责任与回报的交易,是训练孩子独立、理解劳动价值的一种方式。它有一种近乎“契约”的意味在里面。孩子可能会抱怨,会讨价还价,但这是他的 责任,是他作为家庭成员需要履行的、被明确规定了的义务。所以 chores 这个词,听起来就有点公事公办,甚至带点烦人、不得不做的感觉。它不是温情脉脉的。

现在,我们再回头看 家务 这个词。

家务 在中文语境里,是什么感觉?它是一片汪洋大海。它是弥漫在空气里的,是无形的,是做不完的。你说 家务 具体指什么?扫地拖地洗衣做饭?是,但又远不止这些。它还包括了“想着明天买什么菜”、“记得交水电费”、“孩子换季的衣服该拿出来了”、“那盆绿萝是不是该浇水了”。

家务 这个词,它没有清单,没有边界,更几乎不可能和“报酬”挂钩。谁会给妈妈做饭发工资?谁会给爸爸修理水龙头计件付费?在中国家庭里,做这些事,被默认为是一种基于亲情和角色的 本分。尤其是对女性而言,“操持家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看作是天经地义的。这里面包裹的不是契约,而是 爱、奉献、牺牲,以及……一种沉重的、常常不被看见的负担。

所以,当一个中国孩子被要求去干点什么活儿的时候,家长通常不会说:“儿子,你今天的 chores 做了吗?”。

他会直接下指令:

把那垃圾给我倒了去!

吃完饭不知道把碗洗了?

你看你那屋子乱得跟猪窝一样,还不收拾!

看到了吗?我们是 指令式 的,是具体的。我们不会用一个统一的、听起来有点“洋气”的词去打包这些任务。因为在我们的文化潜意识里,孩子为家里做点事,是 孝顺 的体现,是理所应当的,是家庭成员之间天然的互相搭把手,根本不需要一个专门的词来定义,更不需要一个清单来量化。

你试图用 家务 去翻译 chores,就好像用“江湖”去翻译 club 一样,完全失去了原有的韵味。一个美国孩子说 “I have to do my chores”,他表达的是“我有一些被规定好的任务得去完成,真烦人但没办法”。一个中国孩子如果说“我得去做家务了”,听起来就特别别扭,像个小大人,甚至有点像在演情景喜剧。他更可能会说“我妈让我去拖地”。

那有没有更接近的词?有人可能会想到 杂活儿 或者 零活儿。这两个词确实指向琐碎的劳动,但它们更偏向于“非核心的、临时的”工作,而且通常不限定在家庭场景。比如帮办公室搬东西,是干点 杂活儿。所以也不对。

这背后的文化心理,真的很有意思。

chores 的存在,反映的是一种 边界感个体独立 的价值观。家庭是一个小社会,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义务的履行可以换取权利(比如零花钱)。孩子从小就被教育,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你要为自己的所得付出劳动。

家务 这个概念的模糊和宏大,反映的则是我们文化里 “家”的整体性角色的模糊性。家是一个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的事也是你的事。做事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这个“家”能更好地运转。虽然这种模式在现实中常常会因为责任分配不均而产生矛盾,但其理想化的内核是“奉献”而非“交易”。

所以,一个中国奶奶,如果听到她在美国的孙子因为洗了个碗就从他爸那儿拿了五美元,她老人家的第一反应很可能是震惊和不解:“什么?洗个碗还要钱?这孩子将来可怎么得了!这不是应该的吗!” 在她看来,这不是在培养责任感,这是在让亲情变得“生分”。

说到底,chores 这个词,它在中文里找不到一个完美的对应,恰恰是因为我们的生活里,缺少一个与 chores 完全对等的文化实践。我们有我们的方式去分配家庭任务,有我们对孩子责任感的理解,但我们没有那一套“任务清单化、报酬契约化”的 chores 体系。

语言是文化的倒影。一个词的“不可译”,往往不是词汇的贫乏,而是生活方式的差异。

所以,如果有人再问我 chores 怎么翻译,我会告诉他:

字面上,你可以叫它 家务活儿

但如果你想真正理解它,你得知道,这个词的背后,站着一个金发碧眼、可能脸上还有点小雀斑的美国小孩,他正拿着一张清单,有点不情不愿地看着草坪上那台需要他去推的割草机,心里盘算着这个周末用自己的劳动所得,到底该去买那个垂涎已久的乐高,还是一套新的游戏卡带。

而“家务”这个词的背后,可能站着一位我们的母亲。她的身影在厨房的油烟和阳台的衣物间穿梭,她的清单写在脑子里,没有尽头,也没有报酬,只有日复一日的操劳和一句“家里没我不行啊”的感慨。

所以,chores 到底怎么翻译?或许最好的翻译,就是不翻译。而是去解释它背后那一整套关于家庭、责任和成长的,截然不同的故事。

chores中文翻译

本内容由lily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c.puchedu.cn/96865.html

Like (0)
lilylily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