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教育可是国家大事,尤其在当下这新时代,对人才的渴望那是空前强烈。这不,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深化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也为了咱们国家那些关键领域能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涌现,厦门大学在2025年打算继续搞这个“强基计划”。说白了,就是想打破常规,用更全面的方式去挑选那些对基础学科真有热情、有天赋的好苗子,好好培养,将来让他们去扛国家发展的大梁。

谁能报名?门槛在哪?
首先,得是在我们厦大有“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省份,而且得是2025年参加全国高考的高中毕业生。更重要的是,你得是个综合素质不错,或者在基础学科方面有点“绝活”的人,心里还得装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这份志向。
具体来说,我们把报考的同学分成两类:
- 第一类: 你平时就是个学霸,各方面表现都挺优秀,成绩也名列前茅。这种同学,你的综合实力就是我们看重的。
- 第二类: 你可能不是全面开花的那种,但在某个学科领域特别厉害,比如说,你在高中阶段参加过全国中学生学科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这五大门类),并且拿到了全国决赛的一等奖或者二等奖。如果你是这类“偏才”“怪才”,我们同样欢迎!
招哪些专业?名额有多少?
这次“强基计划”,我们厦大开放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专业,这些专业都是国家发展非常需要的。具体包括:
- 理科方向: 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海洋科学、药学。这些专业在高考改革省份都有明确的选考科目要求,大家报名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
- 文科方向: 历史学、哲学。这两个专业在高考改革省份的选考科目要求相对宽松。
至于每个省份、每个专业的具体招生计划,大家可以登录我们的报名系统查看,那里会更详细。特别提醒一下,在实行“3+1+2”高考模式的省份,历史学专业的招生计划是放在历史类里的。
怎么报名?流程是啥?
报名这事儿挺重要的,大家一定要按照步骤来:
- 第一步:网上报名。 时间是4月21日到5月10日。大家要登录教育部强基计划报名平台(网址是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384),仔仔细细地填写各种信息,确保真实、完整。同时,还得下载并填写一个《厦门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考生个人陈述材料》(这个在附件里能找到),把你自己的情况、特长、对专业的理解等等写清楚,再连同一些证明材料一起上传到报名系统的“附加信息”那里。记住,每位同学只能选择一个专业志愿,而且报考了我们厦大的“强基计划”,就不能再同时报考其他高校的“强基计划”了。特别要说一下第二类考生,你们的报名时间稍微提前一点,是4月21日到5月8日。报名之后,我们会对你们的竞赛成绩进行审核,大概在5月9日就能在报名平台上看到结果。如果审核通过了,恭喜你,可以直接获得参加复试的资格!如果没通过,也别灰心,你还是可以按照第一类考生的要求重新报名,或者干脆取消我们厦大的“强基计划”报名。
- 第二步:缴交报考费。 时间是5月12日到16日。报名成功后,还得记得登录我们厦大招生网(网址是https://zs.xmu.edu.cn),按照公告的要求缴纳170元的报考费。这个费用一旦交了,可不退的哦,而且如果没按时交费,就视为你自动放弃了考试资格。
考什么?怎么选拔?
所有报名的同学都得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考完高考之后,还有我们学校组织的校测考核,这个考核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
- 初试: 初试一般安排在高考后的一周内。考前记得登录我们招生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初试的形式是笔试,主要考察大家的基础学科素养。具体的考试科目,我们会另行在招生网上通知,大家记得关注。我们会根据大家的初试成绩,按照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的3倍划定一个合格分数线,达到这个线的同学才能参加复试。如果最后一名有好几个同分,那也都能进入复试。初试的成绩不计入最后的总成绩。当然,前面说了,通过竞赛成绩审核的第二类考生,是可以直接进入复试的面试和体育测试环节的。
- 复试确认: 拿到复试资格的同学(包括第一类和第二类),在复试前都要登录我们招生网,认真阅读一份知情同意书,然后确认你是不是真的要来参加复试。如果过了时间还没确认,就当我们你放弃了。而且,如果你确认参加了复试,结果又无缘无故地不来,我们会把你这个情况记录下来,并且通知你所在省份的考试招生机构,这可是个不太好的记录,大家可别马虎。
- 复试: 复试预计在6月22日之前进行,包括笔试、面试和体育测试三个部分。
- 笔试和面试: 这两项满分都是150分,主要考察大家在学科方面的特长和有没有创新的潜力。具体的笔试科目,我们也会在招生网上另行通知。在面试的时候,大家的高中阶段综合素质档案会作为重要的参考。
- 体育测试: 所有获得复试资格的同学都要参加体育测试,项目是立定跳远和坐位体前屈。体育测试的评分标准参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版)里对应项目的高三年级组标准。体育测试的成绩会作为大家综合成绩相同的情况下排序的依据之一。如果你没有按照我们的要求参加体育测试,那你的学校考核成绩就无效了。当然,如果因为身体残疾或者受伤等客观原因实在不能参加的,可以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比如残疾证、三甲医院的诊断证明)向我们申请免测,如果申请通过了,可以免测,但是在综合成绩相同的情况下,会排在参加了体育测试的同学后面。
- 学校考核成绩怎么算? 学校考核的总分是150分。对于第一类考生来说,复试的笔试成绩占50%,面试成绩也占50%。而对于第二类考生来说,复试的面试成绩就是他们的学校考核成绩。
- 其他注意事项: 关于校测考核的具体安排,大家一定要密切关注我们厦大招生网和各个相关院系的网站发布的公告和通知,别错过了重要信息。万一遇到不可抗力的情况,招生流程可能会有调整,我们会及时通知大家,所以一定要关注我们网站的最新动态。
怎么录取?看哪些成绩?
录取这块,我们有几个硬性要求:
- 大家的高考成绩(不包含任何政策性的加分)必须达到你所在省份的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如果你们省份合并了录取批次,就按单独划定的相应分数线执行)。
- 我们会计算一个综合成绩,这个成绩满分是1000分,计算公式是:综合成绩 = (高考成绩 / 高考总分) × 850 + 学校考核成绩。
对于第一类考生,我们会根据大家所在省份的“强基计划”分专业招生计划,按照综合成绩从高到低进行录取。如果综合成绩一样,报考理工科专业的(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海洋科学、药学),会依次比较学校考核成绩、高考数学成绩、学校体育测试成绩;报考文科专业的(历史学、哲学),会依次比较学校考核成绩、高考语文成绩、学校体育测试成绩。
对于第二类考生,如果你的综合成绩达到了我们学校在同省份录取第一类考生的最低分数线,那我们会直接录取你(这部分名额不占用我们事先公布的“强基计划”招生计划)。
预录取名单会经过我们学校招生委员会的审定,然后报给各省级的招办审核,审核通过后才能办理正式的录取手续。我们会在7月5日前公布录取名单,并且公示录取标准。被正式录取的同学,就不用再参加本省份后续的高考志愿录取了;没被录取的同学,可以正常参加后续批次的志愿录取。
进了“强基计划”怎么培养?
进了我们厦大的“强基计划”,那可不是一般的学习。我们会尽力给大家提供最好的师资、最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目标就是培养出有家国情怀、有国际视野、有创新精神,同时基础又非常扎实、能力又很突出的拔尖创新人才。
- 选拔机制很严格: 我们会坚持“德才兼备、严进严出”的原则,建立一个“两条路径、多次选拔、动态进出”的机制。不仅从高考新生里选拔,也会从在校的优秀学生里选拔。同时,我们也会加强过程管理,定期对大家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如果发现有同学不太适合“强基计划”的学习,也会进行分流。
- 全程导师制: 我们会请那些热爱教育、学术造诣深厚、德才兼备的专家学者来担任大家的导师,他们会给大家上课、指导科研项目、开设讲座等等。同时,我们还会建立导师、班主任、辅导员等协同育人的机制,努力营造一个师生共同学习、交流、生活的良好氛围,促进文理交叉、知识融合、思想碰撞。
- 个性化培养方案: 我们鼓励大家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自主安排学习进度。对于符合要求的同学,我们还会实行本硕博衔接培养。如果有的同学提前完成了本科阶段的学习任务,并且符合相关规定,还可以提前一年开始修读研究生课程。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大家主要会在“强基计划”所在的专业继续深造,当然,也有一部分同学可以根据培养方案,在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进行学科交叉培养。具体的本硕衔接专业范围,大家可以查看各个“强基计划”招生专业的培养方案。研究生阶段的具体招生专业和名额,以当年我们学校公布的工作方案为准。
- 发展有“绿色通道”: 在大家参加境内外交流、申请奖学金等方面,我们会给予适当的优先考虑。通过转段考核的“强基计划”学生,在本科第四年(本硕衔接阶段)就能享受和研究生一样的奖学金待遇。顺利完成本科阶段学习并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后,可以直接转入研究生阶段的相关专业继续培养。
各个专业方向的培养特色:
- 数学类: 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个专业。其中,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和信息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培养的,有两套不同的培养方案。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和部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主要在数学科学学院学习,目标是培养在数学领域有深厚基础和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将来能为国家在科技前沿做出贡献。还有一部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会在信息学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学习,他们的培养重点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会强化数学建模、机器学习、认知科学等交叉领域的学习,突出概率统计、优化理论等数学基础,提升在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前沿技术的攻关能力。
- 物理学类: 这是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和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联合培养的,也有两套培养方案。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培养方案着眼于物理学的基础和应用前沿,通过各种方式(比如提升课程难度、加强科研实践、鼓励参加竞赛、名师指导、思政教育、产教融合、国际交流等)来培养那些既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又有科学探究精神和国际视野,能够从事物理学基础研究和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创新人才。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培养方案则紧密对接国家在芯片领域的战略需求,深化“基础学科+工程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国家级的平台和产业资源,结合人工智能的发展,重点培养能够突破芯片制造、设计、封装等关键领域的战略型人才,服务国家集成电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 化学类: 包含化学、能源化学、化学生物学、化学测量学与技术四个专业,都依托化学化工学院。他们的目标是站在国际化学学科的前沿,聚焦新能源、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需求,创新教学模式,比如以初学者的视角打造强化基础的中心科学实验班,建立“以学为中心”的学习共同体,构建一个横向学科交叉、纵向层次递进的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培养出既有科学家精神和家国情怀,又有扎实的化学基础和跨学科整合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将来能够在化学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等工作。
- 生物科学类: 包括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三个专业。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主要依托生命科学学院,目标是面向生命科学的基础前沿和国家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培养那些具备扎实的生物学及交叉学科专业知识,拥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意识,具备独立科研能力的生命科学领军人才。生态学专业依托环境与生态学院,会给大家打下坚实的数理化生基础,同时强调家国情怀,突出生态信息和全球变化的研究特色,培养出具有宽广国际视野、精深专业知识和技能、强大跨学科能力,能够支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
- 海洋科学专业: 依托海洋与地球学院,他们的核心目标是培养海洋科学研究型人才和海洋拔尖创新人才。通过多层次、多元化的培养模式,比如学科交叉、深化理论学习、加强实践教育、拓展国际交流等,来夯实大家的人文素养、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培养出既有远大理想,又能脚踏实地,具备扎实学科基础、优秀科研潜力、超前创新意识和开阔国际视野的海洋拔尖人才。
- 药学专业: 依托药学院,他们紧密结合健康中国战略和创新药物发展的重大需求,还和公共卫生学院联合培养,构建一个创新科研和人才培养相结合的体系,形成独特的“创新药学人才培养立体模式”。他们会把新药研发的各个环节融入到培养过程中,注重培养大家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技能,强化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的提升,同时也会加强与医学检验技术、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目标是为国家的大健康产业培养出掌握药学前沿科技知识和技能,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都很强,并且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精神的现代药学综合性人才。
- 历史学专业: 依托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他们面向国家在文化传承和发展方面的重大战略需求,遵循历史学人才培养的规律,按照“强基为本,多维融入,全程育人”的模式,培养出那些既有时代使命感和高尚品德修养,又充满学术自信和家国情怀,同时专业基础扎实、学术视野开阔、能够全面发展的历史学拔尖创新人才。
- 哲学专业: 依托哲学系,他们贯彻“高端化、国际化、复合化”的人才培养思路,注重培养大家的阅读理解、分析论证、写作阐述、沟通表达、跨界学习和学以致用这六种基本能力,目标是培养出能够“融会古今中西,贯通形上形下,以道御学、御术、御器、御万殊”的高素质人才。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厦门大学2025年的“强基计划”。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欢迎随时关注我们的招生网站或者联系我们。期待优秀的你加入厦大,共同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本内容由jinlia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c.puchedu.cn/92291.html